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不断攀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加强早期筛查...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不断攀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加强早期筛查是目前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途径。传统的筛查方法如结肠镜检查以及粪便隐血试验等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和应用。通过粪便DNA检测相关基因的突变来对结直肠癌进行筛查和诊断是极有应用前景的一种新方法,但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与疾病进程的关系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此外,基因的突变频率在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也对这种方法的应用造成了限制。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华南地区不同人群的粪便DNA和组织样本进行高通量DNA测序,检测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有关的8个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频率与疾病类型、发展阶段的相关性,进而探索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有效方法。研究方法:我们收集了正常人、结直肠病变患者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样本和部分组织样本,采用QIAamp Fast DNA Stool Kit试剂盒提取DNA后,针对8个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构建DNA文库,进行外显子测序并用Sanger测序对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了样本中8个基因在正常人和不同类型患者间的SNP频率,分析这些基因的突变频率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此外,我们还通过改变样本中不同成分的比例、调整样品浓度来分析实验条件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同时比较了不同年龄组SNP频率的差异,探讨这一筛查方法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适用性。结果:1、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样本中最容易检测到APC和K-ras基因的突变。2、突变的基因以及突变的频率在不同患者间有较大的差异,没有任何一个基因的突变是所有结直肠癌患者共有的,暗示了多基因联合检测的必要性。3、对其他结直肠病变患者,部分样本也可以检测到上述基因的突变。4、癌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以不同比例混合后,检测到的基因突变频率有差异,暗示粪便中肿瘤脱落细胞的多少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5、样品的浓度对最终测序结果的影响较小。6、患者的年龄对突变的检测影响不大。我们的结果显示,通过粪便DNA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筛查在理论和方法上是可行的,但要找到合适的基因频率,针对我国人群进行高效、特异的筛查诊断,还需要更多理论研究和数据支持。更多还原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