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运用最优觅食原理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员的职业搜寻行为.文章借鉴动物生态学中的最优觅食原理,建立...本文旨在运用最优觅食原理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员的职业搜寻行为.文章借鉴动物生态学中的最优觅食原理,建立职位序列宽度模型、边际值原理模型等新的职业搜寻模型,并从研究假设、研究内容、研究结论等层面将基于觅食原理的职业搜寻理论与主流的职业搜寻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文章还对觅食原理下的职业搜寻理论的发展及延伸做出展望.基于最优觅食理论的职业搜寻理论保留了McCall(1970)和Mortensen(1970)创立的基本搜寻模型中的部分假设,即所有的失业者都能以外生的方式获得失业保险福利,而且一旦就业就不能寻找(另一份)工作。但基于觅食理论的职业搜寻理论打破了基本模型以静态环境为背景的假设,即基本工作搜寻模型旨在描述失业者在条件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寻找工作的行为,使用保留工资等一系列静态变量(Mortensen,1986),而最优觅食理论以动态的背景来描述搜寻行为,时间的延伸采用连续的方式来描述,通过观察时间变量的变化探求最优的职业搜寻决策。另外,基于觅食理论的职业搜寻理论打破了雇员不能选择求职努力强度的假设。
基本职业搜寻模型中用几来表示聘约达到率,并假定它是外生给定的(Cahuc et al.,2007)。这一比率用来概括求职者在求职期间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状况,而且又取决于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如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他(或她)做出的求职努力。在最优觅食原理下,几表示的是所遇到职业斑块的频率,是一种频率表述,与基本职业搜寻模型中的表述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在表述职业搜寻的时候,绝不仅仅有时间变量的影响,最优觅食原理用觅食的能量投资来阐述其他一系列的变量影响。在雇员的职业搜寻过程中,是需要收集所花费的时间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