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性别角色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特定社会文化赋予不同性别个体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内隐性别刻板印象...性别角色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特定社会文化赋予不同性别个体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内隐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于男女两性在行为、特征等方面给予的简单而僵化的概括。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外显性别角色与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关系,并对研究中采用的两种内隐联想测验进行比较;探索两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有效性,为高等学校的性别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随机选取74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其中男女各37人,运用刘电芝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测量大学生的外显性别角色分化类型。采用E-prime2.0自编的男性(或女性)刻板印象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SC-IAT)、男性(或女性)刻板印象简式内隐联想测验(The Brief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BIAT)测量大学生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采用被4(性别角色)×4(内隐测验类型)被试内设计,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1)大学生外显性别角色分化类型差异显著(Χ=17.09,p<0.05),性别角色分布比例为:未分化(40.6%)、双性化(34.6%)、女性化(16.5%)、男性化(8.3%),未分化比例高于双性化,典型的单性化比例最少。2)大学生存在对于不同性别的内隐刻板印象(男性D=0.31、女性D=0.33),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外显性别角色的大学生简式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差异均不显著(F=1.01,p>0.05)。(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内隐性别性别刻板印象测量工具所测得结果存在差异(F=7.81,p<0.05),采用相关分析显示两种内隐测验(BIAT和SC-IAT)的结果呈较高负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r=-0.302,p<0.05;r=-0.260,p<0.05)。结论:(1)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均衡、分化明显,未分化人数最多,双性化人数多于典型分化(男性化、女性化)。男生中最多的是�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