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这部作品是莫言在艺术上向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巨制;关于生命的六道轮回想象撑起了这座气势宏大的文学建筑,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小说中充满了浓郁质朴的地方特色、独特新颖的修辞手法以及留有时代烙印的语言描写。该小说由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翻译,并由Arcade Publishing House出版,一经出版,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让更多的西方国家人民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习俗和语言习惯。该作品之所以受到西方国家的追捧,并且打动诺贝尔奖评委,除了原作精湛的语言技巧及写作构思,翻译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该作品的译文进行系统地研究,从而推进对小说更全面的理解。“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是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核心理论。最初,该理论主要用于诗歌以及其他艺术作品的创作,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创作当中,旨在通过陌生化手法来彰显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性”是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而作家努力寻求的陌生化手法正是为了实现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同文学作品一样,翻译文学其本质也在于“文学性”,这往往也是区分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标准之一。因此,作为文学理论的“陌生化”也理应被用于指导文学翻译实践,使译者注意到原文中陌生化手法的重要性,并帮助译者有意识地保留并再现这些体现文学作品“文学性”的陌生化手法,从而在保留原作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也体现出译文的文学价值,最终达到吸引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目的。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生死疲劳》及其英译本,以及国内外对该作品的研究情况。其次回顾了陌生化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陌生化理论与文学翻译的关系,论证陌生化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生死疲劳》以及葛浩文的英译本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为研究对象,试从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修辞层面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探讨葛浩文在进行文学翻译时是如何保留和再现《生死疲劳》中的陌生化手法。最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对原作陌生化手法在译文中的保留和再现做一反思,探讨该理论的在文学翻译中的合理性和局限性。通过研究发现,在处理语言层面的陌生化时,译者主要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部分名词采用音译,同时尽可能地传递原文的信息、保留原文的风格;在文化层面,在处理一些文化负载词及带有历史含义的意象时,译者采用直译加意译的翻译的策略,在忠实表达原文信息的同时,努力地增加译文的艺术吸引力;在修辞层面,译者主要采取直译与异化的策略,为译语读者带来新奇独特的审美感受。同时也发现,保留和展现原文的陌生化特色固然重要,但译者不能为了陌生化而陌生化,即不能强行地传递原作陌生化而忽略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因为这样反而会消减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本文也希望通过《生死疲劳》英译本陌生化的研究,能丰富国内陌生化的翻译研究,从而为中国文学翻译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穿针引线。更多还原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