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妙悟”:佛教中道美学

导  师: 张海沙

学科专业: E0105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摘  要: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管是在诗歌创作还是诗歌审美上都有丰富的理论建树,“妙悟”就是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范畴。目前学界针对“妙悟”这一范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从佛教义理方面出发去研究的成果尚少,而且分析不够深入,并没有很好地揭示“妙悟”的内涵。本论文即是从佛教义理的角度出发,来对“妙悟”这一诗学范畴进行研究。  佛教中的“妙悟”是佛性的发掘,是对真谛的终极领悟,是一种透彻之悟,和一般的“悟”有着层次上的分别。佛教中的“空假中”三观,尤其是中观是达到这种透彻之悟的不二之法。妙悟的这种方法论要求体现在文学上就是一种中道美学和艺术的辩证法。因此“妙悟”就是对佛教中道美学的终极运用,灵活把握,“妙悟”的真如境界体现的即是主体对中道美学的最高体悟。  “妙悟”这种佛教中道美学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第一,体现在主体运用中道观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进而完成对现实矛盾的超越,具体的表现为:主体在对人生有无、生死、断常等方面的进行超越之时,常常会运用到“妙悟”的这种中道思维,以达到不住、不执、不滞于任何一边的自由境界。第二,体现在诗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对它的借鉴之上。具体表现为,主体在对真俗和言意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之时,常常会巧妙地考虑到真和俗、言和意之间的若即若离的关系,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地。  本文即是从主体论和创作论两个层面出发,分为五章对“妙悟”进行探析。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目的、意义,选题依据和“妙悟”的研究现状。正文分别针对“有无”“生死”“断常”“真俗”和“言意”这五对二边概念而展开,论述古代文人在运用妙悟中道来破除这些二边时的具体体现。  文章的前三章是针对主体论而展开,�

关 键 词: 佛教 妙悟 中道美学 哲学思想 艺术创作

领  域: [文学—中国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阳开怀
作者 潘志锋
作者 黄华明
作者 罗筠筠
作者 林玮生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周礼红
作者 祝学剑
作者 张克
作者 李红霞
作者 武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