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从“象征资本”的角度看赞助人角色 ——1980年代“译林”对通俗小说翻译的赞助

导  师: 赵军峰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本文以安德列·勒菲费尔三因素学说中的“赞助人”作为主要理论来源。以往研究未能充分揭示赞助人与意识形态、诗学之间的关系,赞助人与译者、评论者、读者之间的互动、以及赞助人在翻译活动中的动机和手段。为更好地揭示这些关系,本文借用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理论,以象征资本为视角建立翻译中赞助人角色的理论框架,以考察赞助人如何从各个渠道获取象征资本,从而建立自己赞助下的翻译文学在意识形态及诗学上的合法性。本文进而对译林在1980年代对通俗小说翻译的赞助进行个案研究,以期深化对赞助人理论的理解、展示该时期翻译活动的微观生态。意识形态上,赞助人所积累的象征主要从三类资本转换而来。第一类是赞助人通过与译者、专家、读者联系所建立的社会资本,主要体现在:刊登迎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规约的读者来信、专家评论、或译序等;第二类是经济资本,主要源自:有声望的原语作者、某些能保证较高可读性的题材和来源国家。它们能带来经济资本,但赞助人须使其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才可使其转换为象征资本。第三类是来自于教育、协会、学会和其他权威机构的文化资本,体现在权威机构对赞助人或其赞助下翻译作品的褒扬、奖赏,及其赞助下翻译作品以教科书等形式在权威机构中获得的认可。在诗学上,赞助人的象征资本主要来自于其与专家、读者或译者交往中所获得的社会资本。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发表引导公众对翻译文学作出符合当时主流诗学解读的专家评论、读者来信,使其赞助下翻译通俗小说的诗学获得认可。

关 键 词: 赞助人 赞助 译林 象征资本 通俗小说 年代

领  域: [语言文字—语言学] [文学—中国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赖佩芳
作者 马耘
作者 周明燕
作者 赖晓君
作者 李祥伟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周礼红
作者 祝学剑
作者 张克
作者 李红霞
作者 武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