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中学生乐观、自我概念与生命意义的关系研究

导  师: 王玲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出现,中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诸如学习倦怠、行为障碍、社交困难等尚算相对轻微的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杀行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并带来了相关人员的忧虑。经过研究分析,专家指出,隐藏在中学生自伤、自杀行为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他们找不到“存在”的理由,即缺乏生命意义感。中学生是社会进步的未来之才,中学阶段是他们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如果青少年在这一阶段不能获得自我同一性,就会导致消极同一性或者角色混乱,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也可能导致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因此,寻求生命意义的影响因素,从影响因素着手提升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研究表明,乐观是个体良好适应的一种有效保障,乐观主义者通常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效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使得自我概念得到积极的强化。自我概念对生命意义感又有着一定的预测作用,自我概念高的个体通常也能够体验到更强烈的生命意义感。另外,乐观与生命意义之间也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那么乐观和自我概念对生命意义的影响机制如何呢?是否存在中介效应?这都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和目的取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阳江市市区和管辖下的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的9所中学初一至高二5个年级在校中学生共1500多人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生命意义间卷、生活取向量表和自我概念量表对被试进行施测,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 SPSS13.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男女生在乐观因素上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悲观主义方面,男

关 键 词: 中学生 生命意义感 乐观主义 自我概念

领  域: [文化科学—教育学] [哲学宗教—心理学]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关冬梅
作者 邬俊芳
作者 洪碧霞
作者 廖承绶
作者 王桂祥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广州大学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韩丹
作者 张向阳
作者 陈立
作者 李春林
作者 李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