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多重二元结构与中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

导  师: 田秋生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维持物价基本稳定,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货币政策旨在对国民经济整体进行统一的调控,以总量性指标调控为主,因此,其发挥预期效应的前提是一国内部经济发展较为平衡。但是,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内外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与中央银行以总量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之间必然会存在矛盾,产生货币政策的差异效应问题。 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的表现更为突出,形成的原因也更为复杂。本文通过统计观察,同时估计了中国的货币供给方程,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不同层面的差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产权结构企业之间以及可控和非可控金融部门之间五个层面均存在差异效应。货币政策差异效应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制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多重二元结构及其所反映出的一系列体制性矛盾和发展失衡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也是最值得关注的原因。具体而言,区域经济二元结构下,区域投资收益率的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促使区域差异效应的形成;价格形成机制的二元结构以及行业内部国有资本占比的差异使得货币政策对不同行业的效力存在差异;城

关 键 词: 货币政策 差异效应 多重二元结构 货币供给方程 向量自回归模型

领  域: [经济管理—财政学]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相关作者

作者 李虹檠
作者 杨喆
作者 王少林
作者 袁申国
作者 黄正新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机构 广东财经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岩鸿
作者 杜放
作者 刘穷志
作者 刘容欣
作者 张建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