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儿童文学翻译——以《彼得·潘》两个汉译本为例

导  师: 李国庆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摘  要: 儿童文学在文学领域占有独立的地位,在儿童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儿童文学并没有得到学者们足够的重视。直到18世纪晚期,儿童文学才以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文学形式呈现给世界。经过两个世纪的探索,学者们在儿童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翻译研究和儿童文学的蓬勃发展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应进行更多专业的、系统的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表明,翻译不应局限于形式,为了达到内容和信息的对等,可以对原文的形式和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这种方式,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可以做出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基本一致的反应。在翻译儿童文学的时候,译者应该遵循“儿童本位”的原则,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另外,译者应该尝试使用简单、生动、自然的语言表达形式,以使目标语言的儿童读者能得到与源语言的儿童读者相同的情感体验。从这个观点来看,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与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他们的侧重点都集中在读者的感受上面。  自1904年首次登上舞台,《彼得·潘》就被认为是一件杰作,这是詹姆斯·巴利最著名的作品,也是所有的童话故事中最伟大的作品。本文所选的汉译本分别是杨静远的译文和马爱农的译本。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从意义、风格和文化三个方面对《彼得·潘》的汉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译者是如何实现与原文最接近的对等,进一步证明了功能对等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适用性。  本文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的意义。在理论上,通过对《彼得·潘》两个汉译本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功能对等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以及评价功能。

关 键 词: 儿童文学 彼得 英汉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

领  域: [文学—文学理论] [语言文字—英语]

相关作者

作者 黄凤枝
作者 尚延延
作者 刘洁丽
作者 陈鸿志
作者 梁慕贤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广东培正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