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卞之琳的诗智慧

导  师: 胡经代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笔者用“诗智慧”一词来概括卞之琳诗歌中隐含的哲性敏感,强调的是“智的直觉”,尊重诗歌因言而明、舍言即无的原则。本文旨在探讨卞之琳如何在诗语言中呈明对形上之道的慧心和悟性,因而以细读批评来阐释其诗智慧的表现,并且细致辨析诗智慧与哲理之间的相通和差异。  卞诗《距离的组织》的语言艺术比其他诗更见繁复多方,并且,它既有古典诗词意境的营造,又有现代主义的哲性敏感,很有代表性。细读这首诗的语言艺术,因小见大,知微睹著,可确切理解和体会诗人如何在诗语言中展现的时空相对观:日常观念中相互对立的久暂、同异、远近、大小等界限和区别,在诗中已消弥无迹,并处于互通、往返、游移、转换和幻变之中,相即互入,纷繁错落。诗人就是在这种时空相对观中寄寓他对“自我”存在的哲性敏感。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卞之琳的诗智慧如何在诗中体现出来。  卞之琳诗智慧的核心脉络是“相对观”。诗人是以“从这一面看看,又从那一面看看”的双向视角来结构他的诗,从而使诗歌流露出静观的气质和智慧的直觉。诗人钟爱在不同的命题之下巧妙设计一对对相反相成的关系,令其双向观照,相映成趣,从而在具体而微的生命体验中隐现辨析性的相对观,从中寄寓多义、繁复的理趣。卞之琳还特别重视“圆”,他的相对观不只是二元性的,而是对待而又返照,独立而又涵容,体现出了一种无往不复、终始若环的圆融的辩证理路。因此,相对而圆照,内外遍观人生世相的本真处境,即是卞之琳诗智慧最内在的体现,也是他的诗作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  道、佛两家思想对卞之琳影响较深,因此对照他的诗智慧与道、佛相关的玄学哲理的相通之处,可对诗歌的形上价值有更深切的理解,同时�

关 键 词: 诗歌 文学思想 艺术风格 卞之琳

领  域: [文学—中国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徐能源
作者 史小军
作者 柯贵文
作者 赵晓明
作者 沈金浩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周礼红
作者 祝学剑
作者 张克
作者 李红霞
作者 武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