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罗必良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
摘 要: 本文通过构建“资源禀赋--分工格局--区域竞争”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农业的区域竞争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的重点在于三个层面:一是农业的总体区域竞争格局,二是农业行业的区域竞争,三是农产品的区域竞争。 论文的基本假说是:(1)如果一种农产品能够在多个区域生产,该产品的地域依赖性就弱。农产品的地域依赖性越弱,其竞争程度将加剧。(2)根据生产者行为理论,农业生产者会把农业资源用于生产预期利润高的农产品。因此,附加值越高的农产品,其竞争越发激烈。(3)农业区域分工程度的降低,将加剧农产品的区域竞争。 文章考察了农业生产布局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农业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再生产过程,其区域分工格局受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政策演进、区域分工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结合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区域空间差异产生的非农就业拉力和空间互动效应对农业生产同样影响显著。基于1978-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布局的区域集聚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特征;(2)各区域农业生产对要素投入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土地要素对农业生产的贡献最高,体现了农业的土地密集型特征;(3)农业生产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良好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业产值存在正相关关系;(4)区域经济要素(人均GDP和城市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均为负值;(5)我国的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非常显著。 本文分析了农业行业的区域竞争格局及其成因。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种植业的区域竞争较为激烈,这与行业内容的多样性与广泛的适应性有关;(2)畜牧业的需求弹性较高,其在各地区间的竞争相对较为激烈。这与其较高的资本密集特
领 域: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