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上古汉语介音的韵素功能

中文会议: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24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日期: 2016-07-17

会议地点: 北京

主办单位: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

出版日期: 2016-07-17

作  者: ;

机构地区: 香港中文大学

出  处: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24届年会》

摘  要: 上古汉语韵素研究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Feng 1997),不断发展,成果叠出(赵2014、李2015、梁2015、施2015等),至今已引起学界的特别关注(参Ho 2016)。随着韵素音韵学的不断深入,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馮蒸最近提议:“传统的韵素理论只涉及韵母,完全与声母构拟无关,但是在郑张先生的古音构拟体系中,带流音的复声母也分为两类,一类为前重后轻,一类为前轻后重,它们的后世演变完全不同,似也应纳入韵素”(2016)。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分两个方面,做一次尝试性的探索。首先,根据古代反切上下字所透露出的信息,文章提出:介音可以分析为韵母的一个成分。《切韵》反切,三等字介音或归上字,或属下字(如“累:力委切”、“县:黄练切”,等)。属下字的介音当分析为该字韵母的要素,因此介音可以成为韵素(韵母中的要素)。文章认为,反切是介音韵素的一个明证。不仅如此,上古汉语-r-的“意义加强”的功能,也可以看做介音韵素的韵律功能(如:奸kan:姦k-r-an、洗sww1?:灑s-r-eel?,等)。

关 键 词: 韵素 介音 介音韵素 韵律音韵学

领  域: [语言文字—汉语]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相关作者

作者 麦耘
作者 罗伟豪
作者 杨津津
作者 王媛媛
作者 侯小英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