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从传统的“天下共同体”到1946年宪法中的民族——一种观念史的疏理
From Traditional “Cosmopolitanism Community” to “Nation” in 1946 Constitution:A Historical Review of Ideas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财经大学

出  处: 《法学评论》 2019年第4期48-62,共15页

摘  要: 取代天下主义的民族主义,经历了民族建国主义、民族平等协助主义和民族融合主义三个阶段。民国时期的理论家们则基于不同的民族定义,分别将中国定性为单一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的复合型国家。近代的民族理论和民族主义理论,都忽视了民族共同体之应区别于天下共同体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价值内核的面相,忽视了民族共同体之作为新的人类组织方式的本质。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规定民族为不具有政治意义的纯粹文化团体,回避中华民族和中华国族的概念,意味着民族主义运动的半途而废。 The Chinese nationalism that replaces cosmopolitanism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nationalism, national equality,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ism. The intellectual communi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defined China as a state combined of single-nation, multiple nations and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of nations. All the existing theories have internal logic flaw and overlook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pecial political/social structure and core value between nation and cosmopolitanism community. The 1946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efined nation as non - political and purely cultural groups and avoided concept of Chinese nations, which means that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movement has been abandoned halfway.

关 键 词: 天下主义 民族 民族主义 公民共同体 文化共同体

领  域: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政治法律—法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吴晓佳
作者 彭永捷
作者 吴予敏
作者 金观涛
作者 张运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邹平学
作者 汪永成
作者 李薇薇
作者 魏红英
作者 姜铁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