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对马克·吐温《百万英镑》原著和中文译本的及物性对比分析

导  师: 常晨光

学科专业: E02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从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和张友松的中文译本中各选取了三个片段,对其进行了英汉语的及物性对比分析。本文旨在探索及物性系统在该小说的英、汉语版本中分别是如何体现的,并对及物性系统在英、汉语中的异同作进一步探讨。   马克·吐温是美国20世纪杰出的幽默作家和讽刺作家。他率先开辟了口语体的写作风格。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对马克·吐温的作品进行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研究。及物性研究作为分析文学作品的一个全新视角,已被许多学者广泛应用,且卓有成效。因此,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的角度对马克·吐温的短片小说《百万英镑》进行解读是有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通过对该作品中、英文版本的及物性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种语言有许多相似之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在两种语言中均为主要的过程类型;关系过程中的被认同者和认同者的位置在英汉语中都是可逆的;心理过程中都必须涉及到两个参与者。同时,我们还发现了英汉语之间存在的许多差异:首先,在汉语中,形容词或某些习语能够直接充当关系过程的角色,而在英语中则必须要由动词或系动词担任关系过程。其次,英语习惯于把物质过程的目标放入主语空位中以表达被动意义,而汉语则更倾向于把目标还原到宾语空位中以避免表达被动意义,原因是汉语的被动结构常被认为是“不幸语态”。第三,不少英语中表达状态的关系过程,在翻译成中文后均演变成表达动作的物质过程。这就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证明了连淑能的观点:英语倾向于静态而汉语倾向于动态。第四,除非出自修辞的需要,英语总是避免重复,而汉语则常用重复。

领  域: [文学—文学理论]

相关作者

作者 胡翔
作者 姚钦
作者 葛睿
作者 朱溢文
作者 卢雪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