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语段推导框架下的英汉中间动词结构分析

导  师: 吴刚

学科专业: E021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本文在语段推导框架下对英语和汉语的中间动词结构的特征和句法生成进行了分析。中间动词结构以主动形式出现,而在意义上表现为被动。中间动词结构的语义特征包括:非事件性(non-eventivity)、施动性(agentivity)、泛指性(genericity)和情态概念(modality);其句法特征包括:其主语是从中间动词的内论元位置上提升起来的逻辑宾语以及句子的成立需要不可或缺的副词或情态动词的修饰。 以往对中间动词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特征和句法生成这两方面。对于其基本语义和句法特征,以往的研究者们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即英语中间动词结构和汉语中间动词结构都具有上述特征。然而,在中间动词结构的句法生成问题上,学者们还未能达成一致。 对中间动词结构的句法生成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派别:词汇生成派和句法生成派。前者认为中间动词结构是先于句法并在词库中生成的,动词外论元即施事者被删除,因此不进入句法操作。后者认为中间动词结构是在句法语段通过名词组移位(NP-movement)形成的。动词外论元隐含在结构中,具有句法地位。但句法派对于移位的动机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众多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外的术语来解释移位的动机。 鉴于词汇生成派的主张与众多事实相左,本文主张中间动词结构是由句法生成。在一致性原则(Uniformity Principle)的语言研究方法论下,本文认为英语和汉语中的中间动词结构在狭式句法的生成过程是一致的;在实体性最简单主义方法论的启发之下,本文尽量避免使用理论框架之外的描述性术语,尽量减轻解释充分性的负担,旨在给中间动词结构一个经济的“原则性解释”(PrincipledExplanation)。本文在语段推导框架(2005,1999,1998)下,成功地对英语和汉语中的中间动词结构做出了统�

关 键 词: 语段推导 理论框架 汉中 动词结构 语义特征 一致性 句法特征 可解释性 生成过程 英语和汉语 被动结构 中心词 施事者 结构格 位置 探测 结构生成 主语 指称性 语言

领  域: [语言文字—语言学]

相关作者

作者 韩景泉
作者 金晓晖
作者 汪雅君
作者 黄进炎
作者 卫志强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广东科技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莹
作者 李丹
作者 陈平文
作者 徐郑慧
作者 宁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