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庄子·内篇》的心理分析研究 ——一种中国式自性化道路的探索

导  师: 申荷永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庄子》一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献,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但学界多将其看作纯粹的哲学文本,往往忽略了《庄子》所蕴含的心理学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运用心理分析学的概念和理论对《庄子》进行全新的诠释,从而系统地梳理和发掘《庄子》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资源和理念。 本研究以《庄子·内篇》为研究对象,基本论点是:《庄子·内篇》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自性化的实现,即如何通过系统地心理发展和转化过程来实现真我(真正的自己)。整个《庄子·内篇》蕴含着一套完整的中国式自性化理论。 整个研究共分六部分,从目标、方法和过程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庄子·内篇》的自性化理论的大致架构。研究的第一部分,对前人的研究作了综述,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从自性化的内涵、自性化的过程、自性化的原则以及实现、自性化的象征表达等维度入手,对分析心理学中的自性化理论作了系统梳理,形成了诠释的框架。第三部分,利用梳理的诠释框架解析《庄子·内篇》的自性化主旨,主要分析了内篇的核心观念“道”及“逍遥游”的自性化内涵。在研究的第四部分,主要回答了自性化得以发生和实现的机制和原理的问题。通过对内篇的系统考察,总结了内篇实现其自性化目标所利用的五大原理:情境化的创造性原理、自发性/自然性原理、“无心”原理、象征性转化原理以及自我知识的转化性原理。研究的第五部分,探讨的是《庄子·内篇》实现其自性化的具体策略和方法。阐述以上总结的自性化原理是如何得以贯彻和实现的。研究发现,《庄子·内篇》用以实现其自性化目标的方法和策略非常丰富,可以分叙述性的策略和象征性策略两大类。前者包括无为、无用、无

关 键 词: 庄子 自性化 超越功能 自我知识 人格发展

领  域: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相关作者

作者 任增辉
作者 郭智勇
作者 王璇
作者 李大华
作者 邓国伟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高丽敏
作者 高予远
作者 赵艺竹
作者 刘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