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康德自由理论研究

导  师: 陈世放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自古希腊以来自由问题就是哲学家们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也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战场。康德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同样引起了自由理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从先验的角度为自由的可能性做了辩护,又通过道德法则给予自由以实践上的实在性。其自由理论,是其理论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费解的部分。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康德的自由理论进行研究:一、康德自由观的理论基础。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康德研究方法的转向,这一研究方法的转变必然要将世界划分为现象和物自体。物自体理论是其自由理论的理论基础,没有物自体,自由则无处容身。先验观念论则是他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方法论。二、先验自由的可能性。理性总是要寻根究底,追问最后的统一性,这样就会超出经验之外,形成理性的二律背驰。康德以先验观念论的方式来解决宇宙论上的第三个二律背驰,提出先验自由的概念,为自由的可能性辩护。主体的双重品格说合理地回答了自由和必然如何共存的问题。三、自由的实在性。先验自由是实践自由的前提,先验自由只是一个理念,实践自由才使它具有了积极意义。先验自由通过道德法则获得了实在性,自由是道德法则存在的理由,而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根据,道德法则和自由都是“理性的事实”。四、康德自由观的意义。康德的自由理论目的在于实践理性,道德自由,彰显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一意义主要体现在其义务论和道德律令中。义务概念是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正是在义务论的基础上,康德提出了道德命令,道德命令的形式性正是康德伦理学的特点。可以说,康德的整个哲学理论的核心就是有关自由的理论,康德称,自由的概念在其实在性通过道德法则得到证明而言,就构成了纯粹理性、甚至思辨理性的整个大�

领  域: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刘建启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Rui 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