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冯江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林寨古村”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粤北地区河源市和平县。地处位于县境东南、东江支流浰江下游的椭圆形盆地中,三面环山,南临浰江。“林寨古村”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称谓,实际上由兴井与石镇两个村组成,包括了历兴围、厦镇围和其间四角楼建筑群,是元末迁来的陈氏宗族所聚居的单姓聚落。在对客家传统聚落和民居建筑的研究中,林寨所处的和平县较多被归入东江流域客家文化亚区中,但深入的专门讨论较为缺乏,从聚落营建史角度对林寨古村的研究尚待展开。 论文聚焦林寨古村营建史,以翔实的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为基础,梳理陈氏宗族的繁衍发展及“林寨古村”聚落营建的历时性过程,分析林寨古村的内部空间形态生成与演变机制。旨在探讨历兴围、厦镇围及四角楼建筑群的内部关联、开基至今林寨古村的聚落形态变迁历程、四角楼建筑发生与发展的原因、不同建筑类型的形制特点及关系,以及聚落建造过程、建成形态和不同建筑类型中所蕴含的“空间-社会”关系。 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分五个章节对林寨古村的营建史进行阐述。第一章界定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畴,整理了粤赣边的社会经济史研究、粤北东江流域客家传统聚落研究、林寨古村相关研究三个方面的学术基础。第二、三章讨论了历兴围、厦镇围的创建和发展过程,涉及村落选址、水系整理、宗祠建设、第宅建设、街巷生成、边界与集体空间建设等方面,讨论了历兴围的向心性结构与厦镇围的条带状结构。第四章对两村之间四角楼的初建、大规模建造、建设尾声三个阶段进行阐述,选取永贞楼等建筑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第五章重点关注林寨古村的营建技术、建筑类型衍变、空间使用方式及空间组�
领 域: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