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印尼棉兰幼儿华语声母习得偏误与分析

导  师: 周国光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本文对印尼苏北棉兰崇文中小学附属幼儿园幼儿学习华语声母的偏误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作者通过收集幼儿华语(课堂、生活、测试)的语料,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从语言、生理、环境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偏误产生的原因。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大、中、小班教学录像),实地教学(担任中班华文老师),找出了幼儿华语声母发音存在的偏误。其次,在文献研究(汉语声母语音系统、闽南语语音系统、幼儿语言发展)实地调查和教学(学生生活背景调查问卷、家长语音采集、担任中班华文老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对策和建议。  调查研究发现,印尼棉兰崇文三语幼儿园幼儿的华语声母学习中存在的偏误主要有翘舌音zh、ch、sh、和舌面前音x等。  这些偏误的产生主要受幼儿自身的语言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语言因素,是幼儿已掌握的语言的辅音系统对学习华语声母的负迁移及汉语声母自身存在一定难度导致了偏误的产生;生理因素,是幼儿的语言发展受到生理发育的影响导致大、中、小班在偏误类型、偏误范围上有所差别;环境因素,幼儿学习、生活中的华语语音环境对幼儿学习华语声母语音时产生的影响。首先,语言因素对偏误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印尼语、闽南语的声母语音系统中没有翘舌音zh、ch、sh,加之这组声母本身发音方法比较复杂,从而导致幼儿大范围的偏误。其次,幼儿学习、生活环境中的华语语音(老师、家庭成员)对幼儿声母语音学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父母、老师能准确地发翘舌音的幼儿,其偏误率较低。再次,幼儿的生理发育也明显地影响着幼儿华语声母语音的发展。  本文针对这�

关 键 词: 幼儿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 声母习得 课程设置

领  域: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文化科学—教育学]

相关作者

作者 李雅洁
作者 沈凤云
作者 伍巍
作者 冯虹
作者 王喜海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机构 广州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费广洪
作者 刘华
作者 秦毅
作者 张龙
作者 黄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