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社会认知语言学中的调整和互动在中国大学英语泛读课堂上的运用

中文会议: 第四届国际认知语义学研讨会论文摘要

会议日期: 2013-03-31

会议地点: 中国湖南长沙

主办单位: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

出版日期: 2013-02-28

作  者: ;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出  处: 《第四届国际认知语义学研讨会》

摘  要: 这篇文章肯定了社会认知语言学中的调整(alignment)和互动在中国大学英语泛读课堂上的重要作用,然后对调整(alignment)进行了定义,即一复杂的加工过程,人类通过这一过程协调与他人,所处的环境,情景,工具和动允性信息(affordances)的相互作用。文章首先对中国外语教学现状进行简单介绍,学校主要开设英语泛读这门课程,通过教师系统地、综合地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四项交流技能,也可以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对国外文化知识的了解。然后文章将调整(alignment)与二语学习联系起来并对其概念进行进一步阐述。先前二语习得研究认为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是不可见的,必须通过人为设置的各种手段得到反映:如考试成绩,错误类型分析,内省报告,后测等评估手段。从社会认知角度出发,部分认知过程是可见的:学习被定义为先前的经历,这些经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动态调整,呈现出不同的生态经历投射轨迹及参与者的全部表演例项,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动态,变化的学习过程,即人在活动中通过行为、思考,不断调整使适应内外部世界。在这种情况下,调整(alignment)这一概念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协调与所学语言之间的各个互动,串联相关一系列的社会认知动允性信息(affordances):(a)相关联的工具(如识字工具:书、笔、练习题;呈现工具如多媒体、指向、眼神、手势;社会工具如互动和轮换);(b)个体及多重的角色和身份(如交谈者、同学、老师、专家及家庭成员);(c)社会目的、情景、习俗及参与者的身份结构(如礼貌度、交际性地谈话、指导教学、言语行为、体裁、谈话、授课、工作场景、服务对象等);(d)历史投射(如人际关系、跨文化经历,个人社会教育史);(e)社会-认知体系及过程(如关系网络,记忆力和文化模式。综合以上多重、交互式的调整领域�

关 键 词: 调整 英语泛读课堂 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教师的角色

领  域: [语言文字—英语]

相关作者

作者 米小玲
作者 莫咏仪
作者 丁姜文
作者 余利青
作者 许洪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