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公民”观念的输入及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从“citizen”的汉语对译词谈起

作  者: ;

机构地区: 惠州学院

出  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62-66,共5页

摘  要: "公民"是英文"citizen"的汉语对译词。在西方不同的历史阶段,"citizen"具有不同的内涵,其身份直到17、18世纪才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被赋予明确的近代色彩。18世纪中期,"citizen"一词最早被丁韪良翻译为"人民",其内涵与古汉语义相去甚远,不仅指平民、百姓,君主、官员也属"人民"之列。"人民"不仅是承当义务的主体,同时也拥有广泛的权利。丁韪良译定之"人民"为知识界普遍接受。此后,又出现了多个表达"citizen"含义的汉语词汇,其中以"国民"、"公民"较为常见,它们在康有为、梁启超等学者的著述中获得新的诠释和透彻阐述。"citizen"的引入及其传播、翻新,对于近代中国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于厘清个人、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起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 键 词: 人民 国民 公民 传播 翻新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万齐洲
作者 李雪沣
作者 李莹
作者 甘杰
作者 李国勇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