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全概率配筋方法研究

导  师: 李志山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

摘  要: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地震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随着社会经济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精确计算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及合理的配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抗震规范主要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该方法利用规范给定的反应谱及振型组合方法计算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内力/位移响应。对于由多个反应量联合控制的设计和分析问题,如地震作用下柱截面的配筋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由反应谱方法得到的各响应量最大值进行组合计算。由于地震动具有随机性,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响应量间必然存在统计相关性。直接选取最大弯矩与最大轴力进行配筋计算等效于认定响应量完全相关,这样就忽略了各响应量相关性对配筋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导致计算结果偏于保守。针对该问题,Menun和Der Kiureghian在2000年提出了一种椭圆包络法,该方法采用椭圆包络面去替代按最大正负弯矩和最大正负轴力确定的矩形包络面。此方法的提出所依靠的是物理直觉,缺乏严谨的概率理论基础。本文根据随机振动和概率理论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地震作用下随机响应量在响应空间内修正的椭圆包络方法。最后本文选取了一个九层框架作为分析对象,利用ETABS,OpenSees软件对工程实例的结构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并用MATLAB语言编制相关程序计算了规范方法、Menun和Der Kiureghian椭圆包络法、以及本文提出的修正的椭圆包络法的柱截面配筋结果,并对三种方法的配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规范方法按照本文方法进行配筋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钢筋用量,特别是结构受到多个振型作用、柱截面各响应量的主要振型不为同一阶振型时,其效果更加明显,从而更大程度的节约工程的制造成本。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更为精确地�

关 键 词: 抗震设计 配筋设计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随机振动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付赣清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