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抑郁症催眠治疗中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导  师: 杨荣骞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可导致患者明显的不适以及交际认知和身体功能障碍,其发病率高。催眠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治疗抑郁症很重要的辅助手段。但是,目前对催眠治疗抑郁症的评价主要是催眠治疗师和患者的主观描述,或者是量表评估,受患者自我认知的影响,评价方法繁琐并且主观性强。缺乏客观的方法评价催眠治疗抑郁症对患者身体产生的生理影响。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平衡被打破,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而副交感神经抑制。心率变异性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可采用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客观表述抑郁症的自主神经变化。本文利用心率变异性研究催眠时自主神经的变化、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差异、催眠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生理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催眠时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利用小波时频分析方法分析催眠时的心率变异性信号,研究正常人在催眠的四个状态下心率变异性及其频谱成分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实验结果发现,低频与高频成分比值在想象阶段更集中和稳定,表明在催眠状态下自主神经系统调制得到增强。2.研究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差异。测量在Ewing试验下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参数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副交感神经的活跃性降低而交感神经系统活跃性增强。患者在需要副交感调控时,副交感神经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和功能。在交感神经处于应激状态时,患者交感神经活跃性增强,且增强程度比正常人更明显。3.研究抑郁症患者在催眠治疗中引起的生理影响。实验对比患者在催眠前,催眠中和催眠后状态下心率变异性的参数差异。结果表明,患者在催眠中和催眠后心率变异性参数增大,推断随着催眠治疗,抑郁症患者

关 键 词: 催眠 抑郁症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小波时频分析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朱梓龙
作者 刘敦明
作者 高萱
作者 郭浙斌
作者 杨秀莲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