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刮痧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

导  师: 樊莉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  要: 目的:本研究着手于以刮痧疗法治疗临床较常见的肝郁化火型失眠,观察刮痧疗法与针刺相对比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为刮痧治疗失眠的研究提供凭据。方法:本课题共纳入66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按1:1分为2组。试验组为刮痧组,按照刮头部、刮颈枕线、刮颈肩少阳经、刮督脉、刮背部膀胱经、刮两侧胁肋、刮太冲-行间线七步进行刮痧治疗,头部刮至头皮发热,太冲-行间线以局部酸胀感为宜,其余部位以出痧为度,总刮痧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每周1次,2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4次。对照组为针刺组,参考2012年杜元灏、董勤主编的《针灸治疗学》中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选穴及操作方法,主穴选百会、印堂、四神聪、安眠(双侧)、神门(双侧)、照海(双侧),配穴选风池(双侧)、行间(双侧)进行针刺治疗,得气后留针30min,每3-4日一次,每周2次,2周为1疗程,共2疗程8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2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中医肝郁化火证证候积分量表评定,在治疗1疗程、治疗2疗程、治疗结束后4后随访进行疗效评定,在试验过程中及时记录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本课题共66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纳入研究,试验组脱落3人,对照组脱落4人,脱落率为10.61%,共59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5例、对照组1例未完成治疗后4周随访,仅进行治疗后疗效评价。2.基线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失眠病程等一般资料和PSQI总分及各子项分、肝郁化火症状评分基线齐(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3.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分析:治疗1疗程、2疗程、治疗后4周两组组内比较,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体间效应(分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内两两比较显示随着疗程进展,两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逐渐下降,在治疗后4周随访时有所反弹。组间比较显现试验组治疗1疗程时入睡时间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刮痧改善入睡困难起效更快。治疗2疗程、治疗后4周随访两组组间比较,PSQI评分及各子项均无明显差异(p>0.05)。4.肝郁化火证证候积分分析:肝郁化火证证候积分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体间效应(分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内两两比较显示随着疗程进展,两组肝郁化火证证候积分逐渐下降,在治疗后4周随访时有所反弹。进一步组间比较示治疗1疗程试验组分数较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刮痧改善肝郁化火证起效更快。5.疗效评价:治疗1疗程、治疗2疗程、治疗后4周随访两组疗效评价经秩和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刮痧组和针刺组疗效相当。治疗1疗程刮痧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9.3%,治疗2疗程刮痧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6.6%,治疗后4周随访刮痧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84.7%,各疗程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刮痧和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均有良好疗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刮痧和针刺均能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睡眠质量、肝郁化火临床症状;刮痧在改善患者入睡时间及肝郁化火证证候方面起效更快。刮痧操作简便,治疗次数较针刺少,可作为临床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手段,值得在临床治疗及家庭保健中推广。更多还原

关 键 词: [6178721]刮痧 针刺 治疗 [6959353]肝郁化火 [2041893]失眠

分 类 号: [R244.4]

领  域: []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机构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