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过渡金属硫化物和硒化物可控制备及其在锂/钠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导  师: 朱才镇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导致了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探索绿色高效能源储存和转换设备。锂离子电池由于重量轻、能量密度高以及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电化学储能等领域。目前,石墨作为商业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于低的比容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研究和探索高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硫化合物以及合金类化合物等等。可充电锂离子电池(LIBs)和钠离子电池(SIBs)已被证明是解决不可再生化石燃料消耗问题的高效储能装置。实际上,由于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便宜、环境友好等特点,锂/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新一代储能装置的理想选择。过渡金属化合物由于初始容量高、电化学性能良好和较低的成本等优点,从而成为理想的电极负极材料。本文采用一种新颖的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在前驱体NiCo类普鲁士蓝(NiCoCP)纳米立方体表面包覆一层聚多巴胺(PDA),合成双金属Ni-Co配位聚合物@聚多巴胺(NiCoCP@PDA)核-壳纳米立方体。经过高温硫化之后,成功制备出了由N-掺杂碳的NiS@CoS纳米立方晶体。当这种材料分别用作锂离子电池(LIBs)和钠离子电池(SIBs)的负极材料时,N-掺杂碳的NiS@CoS纳米立方晶体层状结构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归因于材料独特的多孔和中空的结构,有效地缩短了锂离子和钠离子的扩散距离,并且双层碳结构有效的缓解了Li/Na在充放电过程中带来的体积膨胀。这种通过硫化作用的合成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他不同的领域来合成硫化物,为制备硫化物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通过共沉淀的方法和硒化的方法成功制备了

关 键 词: 过渡金属化合物 石墨烯 纳米结构 钠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领  域: [] []

相关作者

作者 许丹萍
作者 马少玲
作者 吴静纯
作者 许晓琳
作者 黄丽文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