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曾永平(Eddy Y. Zeng)
学科专业: H3001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摘 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能够通过食物链在食物中富集,进而影响食品安全以及人体健康。膳食被证实为人体暴露POPs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膳食暴露健康风险评价较多关注人体摄入食物的外暴露水平,忽视了食物中POPs的生物可给性对暴露水平的影响;同时摄入的POPs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转化以及消除过程也影响着POPs在人体中的内暴露情况。为此,本研究开展两部分工作:(1)选择人们食用最为广泛的鱼肉为研究介质,以环境中普遍存在典型POPs,如DDTs和PBDEs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鱼肉中自然富集和人工加标的DDTs和PBDEs生物可给性的差异,以及烹饪过程对它们的影响,并据此对珠三角地区居民食用鱼肉的膳食暴露和潜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2)以大鼠模拟人体对其进行了膳食暴露BDE-209实验,系统地研究了BDE-209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及消除规律,为人体富集转化POPs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在广东省某渔业养殖区发现了,满足体外消化模型的自然富集DDTs浓度高达110 ng/g湿重的石斑鱼,对此鱼样进行DDTs氘代同系物的实验室加标处理之后,对其生物可给性进行研究发现: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石斑鱼中p,p’-DDE,p,p’-DDD和p,p’-DDT的生物可给性分别为50±9.1%,46±15%和47±16%,而人工添加到其中的p,p’-DDE-d8,p,p’-DDD-d8和p,p’-DDT-d8的生物可给性为48±2.1%,56±11%和47±11%;说明了人工加标和自然富集过程所得到的DDTs的生物可给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鱼肉进行添加食用油处理之后,发现DDTs的生物可给性从60±8.0%增加到83±8.7%,PBDEs的生物可给性从26±3.3%增加到63±12%;食用油的添加明显地增加了鱼肉中DDTs和PBDEs的生物可给性,即有更多的污染物通过消化作用从鱼肉中释放出来。另外,对添加食用油的鱼肉样品进行加热处理之后(即油炸),发现DDTs的生物可给性从83±8.7%减少到66±9.3%,PBDEs生物可给性从63±12%减少到40±6.3%;加热过程减少了鱼肉中DDTs和PBDEs的生物可给性。基于生物可给性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发现,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食用鱼肉的过程中无论是生食还是经过烹饪之后熟食,它们均没有非致癌风险并且在不同的人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食用这种油炸的鱼肉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致癌风险因子为0.85(95%置信区间0.39-1.57))。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因膳食暴露而引起的致癌风险,当地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食用生石斑鱼的平均每日建议摄入量分别为25、59以及86 g/d,而食用油炸的石斑鱼则应分别减少到22、53以及77 g/d;如果不改变当前的消费习惯,则建议当地居民每月不要超过19天食用这种油炸的石斑鱼。大鼠暴露BDE-209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大鼠各个组织中BDE-209的浓度也在持续升高;在7天暴露期结束后BDE-209在肝脏、小肠、脂肪以及血清组织中的浓度分别为13000±1000、1800±77、910±100以及630±26 ng/g,而在22天消除期结束后它们的浓度分别为130±7.5、130±7.7、900±89以及11±1.5 ng/g,BDE-209在暴露期主要集中分布在肝脏组织,而在消除期主要分布在脂肪组织;同时在各个组织中均检测到了BDE-209的九溴和八溴代谢产物;其中BDE-209以及代谢产物BDE-207和BDE-197在血液和肝脏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1、2.7、11和0.9、2.2、12天,对于检测到的PBDEs而言随着溴代程度的降低它们的半衰期逐渐增大;而BDE-207在血液、肝脏和小肠组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7、2.2和22天,说明同一目标化合物由于所在组织的不同其半衰期也不尽相同。更多还原
关 键 词: [908781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018610]生物可给性 [2896371]烹饪过程 膳食暴露 富集转化规律
分 类 号: [X592]
领 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