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甜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氮循环的影响

导  师: 王建武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

摘  要: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甜玉米(Zea mays L. saccharata sturt)生产区,但一年2~3熟的连作制度及农民超量施用化学氮肥的施肥方式,极易造成氮肥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文通过7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种植模式(甜玉米单作、甜玉米-大豆2:3间作、甜玉米-大豆2:4间作和大豆单作)和甜玉米施氮水平(减量施氮300 kg N·hm-2和常规施氮360 kg N·hm-2)对作物农艺性状和生产力、土壤CO2和N2O排放、系统氮循环和氮平衡、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氮转化核心功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旨在为构建高效环保的甜玉米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间作大豆没有影响甜玉米农艺性状。间作和单作处理中的甜玉米单株生产力(单株籽粒产量和单株生物量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由于间作甜玉米的遮阴和养分竞争作用,间作大豆的单株生产力普遍低于单作大豆。与常规施氮相比,减量施氮对甜玉米的农艺性状和单株生产力没有显著影响,说明300 kg N·hm-2的氮肥用量可以满足甜玉米对氮素的需求。  2.7季平均来看,间作系统的籽粒产量、生物量产量和氮、磷、钾吸收量依次为17.53 t·hm-2,9.62 t·hm-2,226.71 kg·hm-2,27.75 kg·hm-2和154.03 kg·hm-2,均显著高于甜玉米单作。正常年份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TLER=0.87~1.25)大于1,实际产量损失指数(AYL=-0.28~0.49)大于0。说明甜玉米-大豆间作能提高系统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率,具有间作优势。  3.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土壤CO2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间作和减量施氮处理能够降低甜玉米农田土壤 N2O排放,其中甜玉米-大豆2:4间作减量施氮处理的土壤N2O排放量(7季均值为0.56 kg·hm-2)最低。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 CO2和 N2O的全球增温潜势没有显著影响。减量施氮和间作大豆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单位产�

关 键 词: 甜玉米种植 温室气体排放 氮循环 间作大豆 减量施氮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秦利军
作者 郑子豪
作者 汪璐
作者 赵书伟
作者 马文婧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