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章熙春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基于科学的产业发展却面临基础研究难以支撑、核心技术仍然依赖国外引进的困局。为了破解这种“高端产业、低端技术”的难题,从产业技术发展的本源出发认清产业发展对于科学和技术不同层次的需求,将有助于科技资源的正确流向和高效利用。同时,产学研合作在我国技术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功能,但合作层次偏低、长效合作机制难以建立等问题也始终困扰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不同产业对科学、技术的依存度不同,其产学研合作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区分不同产业的技术基础,认清不同技术背景的产业对产学研合作的诉求,才能系统全面地认识我国产学研合作现状及问题。论文从产业科学关联度出发,将我国31个行业划分为基于科学的产业和基于技术的产业两种类型,并采用改进的信息熵模型对两类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度及创新质量进行了差异和时间演化分析,根据实证结果针对我国基于科学的产业的发展困境提出政策性建议。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科学关联度不高,且不同行业间产学研合作发展状况存在失衡。基于科学的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强度较低但创新质量更高,基于技术的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强度高但创新质量低下;基于科学的产业受环境动态性的影响较大,合作重心的逐渐下移导致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整体质量难以提升;我国两类产业的产学研合作特征已经形成聚类效应,并且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基于此,论文认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应该根据自身能力结构水平在合作中找准重点,实现不同类型产业产学研合作的差异化发展;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及时跟进,通过产学研评价体系改革、创新后补助等制度安排,
关 键 词: 产学研合作 关系强度 创新质量 产业科学关联度
领 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