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滴滴涕在海水养殖鱼中的来源及其在海水养殖区中的地球化学过程建模

导  师: 曾永平(Eddy Y.Zeng)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摘  要: 鱼是人类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养殖鱼受到的污染物暴露风险最终会通过膳食摄入传递给人群。我国是最大的鱼类生产同时也是鱼类输出国,海水养殖在我国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诸多之前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多种多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包括滴滴涕及其衍生类物质。在本研究中,中国广东省的海陵湾和大亚湾被选为研究地点,滴滴涕被选为研究的目标化学物质。我们开发了一个鱼体污染物富集模型,用于建模各种途径对于鱼体内滴滴涕的相对贡献率。利用该模型,以及引用的海陵湾和大亚湾地区多种介质含有的滴滴涕平均浓度(以及浓度范围)基础数据,对这两个地区的滴滴涕来源进行了建模。建模结果显示应用到渔船中的防污漆是近年来中国沿岸海域环境中滴滴涕的主要来源。为了给防污漆中滴滴涕的决策制定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我们使用了基于逸度模型的方法来评估p,p’–DDT(滴滴涕混合物的主要成分)在中国南方的海陵湾及大亚湾这两个典型海湾地区水体与沉积物的归趋以及所造成的影响。模型首先计算得到海陵湾和大亚湾渔船排放到水体、沉积物中的p,p’–DDT分别为9.3、7.7 kg yr–1。不确定性分析显示,当假定渔船排放的p,p’–DDT为唯一输入源时,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实验分析数据,这意味着从模型上可以推测渔船排放的p,p’–DDT是主要的输入源。评估得到的风险参考值显示海陵湾地区沉积物中的风险高于水体,建模显示需要至少21年的时间才可以降到安全的水平。建模结果还显示,海陵湾和大亚湾整体都表现出p,p’–DDT从水体迁移到沉积物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处于较易受到渔船频繁活动浅水区的海水养殖区p,p’–DDT表现出从沉积物迁移到水体的趋势。基于�

关 键 词: 海水养殖鱼 滴滴涕 防污漆 来源 归趋

领  域: []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惠州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