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临摹作为一种策略—关于《峒关蒲雪图》仿本的探究

导  师: 陈钠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州美术学院

摘  要: 自古以来临摹都是学习中国画必不可缺的基础环节,同时临摹作为一种策略被历来的画家所使用并提倡。无论是“借古以开今”还是“师古为上乘”,他们始终都是基于临摹的实践。本文采取查找历代画论、与《峒关蒲雪图》相关的文献、几位艺术家传记与作品等资料的方法,考究《峒关蒲雪图》原本的出处、中断及延续。分别分析董其昌、吴湖帆与张大千《峒关蒲雪图》仿本的特点来探讨临摹的本质,以及这个本质分别在几位艺术家仿本中的不同体现。《峒关蒲雪图》最初由唐代杨升所作,之后宋、元、明几乎被人遗忘。而在近代又重新被画家们同时拾起,许多画家对《峒关蒲雪图》都有所推崇。从现有资料来看,历代对《峒关蒲雪图》有临摹的主要有董其昌、吴湖帆与张大千。并且他们在各自的绘画生涯中均有多次临摹。从他们不尽相同的仿本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发现临摹是一个较为灵活的概念。临摹这一过程并不是被动的浅层面“复制”,而在于“神会”。因此,理解在临摹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临摹应该是一个主动地对共性学习的过程。其中“师其意”是山水画临摹的主要目标,“师其意”在临摹中的体现就是“意临”,它指的是对绘画内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与此同时,作为带有个人主观情感的“意临”也显得复杂。通过这样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临摹者在他们各自不同语境下对临摹本身的思考和判断。从而对临摹这个概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突破原有的学习认知并最终以这种新的认知来指导创作。

关 键 词: 峒关蒲雪图 仿本 临摹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崔媛媛
作者 朱楷东
作者 聂素民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机构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