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东江干流底栖硅藻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导  师: 韦桂峰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摘  要: 底栖硅藻(Benthic diatom)广泛分布在河流生态系统中,是河流生物监测的重要研究对象,已被广泛应用于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本文针对典型亚热带河流东江开展基础监测工作(包括底栖硅藻、物理化学指标等),提供底栖硅藻生物监测种类,编制和完善底栖硅藻名录,积累水质和水生态健康评价方面的基础资料。于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对东江流域广东省境内干流河段进行了5次底栖硅藻采样调查,从环境因子、底栖硅藻群落、硅藻长度变化、畸形藻分布及二种硅藻指数等方面对硅藻种类组成、分布和生态健康评价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  1)在东江流域开展的5次采样(2015年11月,2016年2、6、9、12月),16个采样点中,共检出底栖硅藻11科66属364种(含畸形硅藻12属26种),其中,中心纲8属22种,羽纹纲58属316种。枯水期(11月、2月、12月)和丰水期(6月、9月)水系内所有采样点底栖硅藻种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48和52种。曲丝藻属(Achnanthidium)、异极藻属(Gomphonema)和菱形藻属(Nitzschia)等为优势类群,出现频次和相对丰度较高。  2)底栖硅藻群落相异性在干流中段较低,下游河段较高。底栖硅藻多样性(丰富度和真香农多样性指数)呈上段和下游河段较低、干流中段较高的空间分布特征。群落结构空间变化明显,季节变化极显著(p<0.01)。硅藻种类数在东江干流上呈现上段和下游河段低、干流中段高的趋势,具明显的梯度分布。  3)各采样点检测到硅藻长度范围在2-190μm,底栖硅藻优势长度主要集中在13.1-26.5μm,各采样点底栖硅藻长度差异不显著。  4)冗余分析表明,由多个环境因子组成的模型能显著解释底栖硅藻群落的变异,方差分解说明可溶性硅酸盐(DSi)、硝氮(NO3-)、亚硝氮(NO2-)和电导率(Cond)、pH等�

关 键 词: 河流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底栖硅藻 分布特征

领  域: [] []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