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不同链/支比玉米淀粉在尿素/水共混溶剂中的形态结构及热行为研究

导  师: 刘宏生; 徐彦渊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淀粉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随着石油资源的急剧耗竭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淀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由于其分子结构独特,淀粉通常需要在溶剂体系中进行改性修饰,以提高使用和加工性能。然而淀粉在大多数溶剂中不易溶解且难以改性加工,限制了其深入开发和在各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目前尿素及尿素/水共混溶剂在淀粉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淀粉增塑及对不同种类淀粉溶解糊化等方面,关于淀粉在尿素/水共混溶剂体系中的形态结构变化以及尿素、水、淀粉之间的作用机理尚未有系统的探究。因此,本论文以四种不同链/支的同源玉米淀粉为模板,系统研究尿素/水共混溶剂体系对淀粉形态结构及热行为的影响,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为淀粉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链/支比(0/100、23/77、50/50及80/20)的玉米淀粉在不同比例尿素/水二元混合溶剂体系中的形态结构及热行为情况,从分子水平探讨了共混溶剂体系中淀粉结构的演变及相变变化,并以液态水的混合结构模型及溶剂化作用为理论基础,探究尿素、水和淀粉分子的相互作用规律及相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水二元共混溶剂体系对淀粉颗粒形态、内部分子结构及热行为影响显著,与淀粉分子的链/支比结构及溶剂体系组分的含量密切相关:对于低链淀粉(蜡质及普通玉米淀粉),当尿素/水比例低于20/80时,在加热过程中,随着体系中尿素含量的增加,淀粉的相变吸收峰和颗粒偏光十字消失温度区间逐渐向低温区迁移,主要是因为液体水是由两种结构混合建立起来的:一种是由氢键构成的庞大类冰结构,另一种是水分子紧密堆积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较高能级的密集结构,两种结构

关 键 词: 淀粉 尿素 共混溶剂 颗粒形态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潘庆
作者 廖翔华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