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张丹丹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
摘 要: 准确、快速地加工情绪信息对人类的生存进化极其重要,其中情绪性语音是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的情绪信息来源。成人研究发现颞叶、额叶的部分区域及杏仁核等皮质下脑区在加工情绪性听觉加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存在情绪加工的负性偏好,而对婴儿的研究也发现人类出生一年内能够辨别不同情绪的声音及面孔,但人类是否天生即具备对情绪语音的加工能力呢?但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本研究以后天经验最少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及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对新生儿情绪语音加工的脑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一运用odd-ball范式,以中性音节“dada”为标准刺激,带有恐惧、愤怒、高兴情绪的音节“dada”为新异刺激,探究了新生儿在不同情绪性音节的block中所产生的MMR波幅是否会有差异。结果显示,新生儿左侧额叶电极点F3在高兴条件下的MMR显著大于愤怒条件下的MMR,说明新生儿能够分辨情绪语音与中性语音,且在各类情绪性新异刺激中对高兴情绪语音分配了更多认知资源。实验二利用fNIRS技术,探究了新生儿对恐惧、愤怒、高兴及中性情绪语音进行加工时的大脑皮质血氧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新生儿右侧颞上回在情绪语音条件下的激活显著大于中性语音条件,且高兴语音激活了最多脑区,右侧颞上回在高兴语音条件下的激活显著大于恐惧语音条件,右侧额下回在高兴语音条件下的激活则显著大于愤怒语音条件,说明新生儿对语音中的情绪信息很敏感,且存在对正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偏好。本研究从时间及空间两个维度探究了新生儿情绪语音加工的脑机制,发现人类发育早期即能快速分辨情绪与中性的差异,且对高兴情绪更加敏感;新生儿对语音中情绪信息敏感的脑区包括颞叶、额叶等,�
关 键 词: 新生儿 情绪语音 情绪加工 脑机制 正性偏好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领 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