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中法时间观及时间使用的差异研究——基于中法学生对合作经历的反馈性评论

导  师: 郑立华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本文以南特大学企业管理学院(IAE)一个中法硕士联合培养项目下学生合作互评的资料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中法跨文化交际中因为时间观而出现的问题。虽然跨文化行为古来就有之,但跨文化传播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还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二战后,美国的一批人类学家和其他学科背景的学者纷纷开始研究跨文化现象,其中以爱德华·霍尔(Edward.T.Hall)的研究最为突出。霍尔的著作《无声的语言》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这一学科正式诞生。霍尔在书中提出,文化即为交流,而交流本身可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不同于语言交流中的明确的句子、词组和语法,非语言交流比较模糊,难以概括,但又无所不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他在交流中发挥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能超过语言交流。时间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习得的一种观念,是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并直接作用于非语言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因为时间观的不同而产生矛盾,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常难以察觉时间观对自己的影响有多深,而一旦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因此产生矛盾,就无法找到原因,文化冲突就此产生。作为分处欧亚大陆两端的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中法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源远流长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如法国传教士来华、近代两国合作办学等等。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两国在经济、政治上日益密切,中法之间的文化和教育交流也在不断增多。本文意在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和具体资料分析,找出中法交流合作中因时间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的成因。比较不同文化的行为模式,研究文化深层次结构。进一步促进中法之间教育的深层次合作,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

关 键 词: 跨文化交际 时间观 中法合作 矛盾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张志智
作者 郑立华
作者 李忠顺
作者 黄秋生
作者 邓燕林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机构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机构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