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内收肌主动响应对脾虚型老年髋部骨折断裂行为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导  师: 林梓凌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  要: 目的:1.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年龄段老年股骨颈骨折与粗隆间骨折的发生情况差异,分析临床中跌倒导致不同类型髋部骨折的原因,提出下肢内收肌群主动收缩响应改变骨折类型的设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中医学“脾主肌肉”理论的相关关系。2.通过有限元法验证跌倒过程中下肢肌力的失衡情况下,单一功能肌群为主的主动收缩带来的跌倒姿势的改变对不同髋部骨折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为脾虚状态下髋部骨折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提供新思路及实验参考。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年龄≥50岁)268例,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组,设定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利用SPSS20.0软件对各年龄段髋部骨折发生情况,及两种不同类型的髋部骨折的高发年龄段中的骨折发生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各年龄段的主要骨折类型。参考脾气虚诊断标准,对所有髋部骨折病人进行脾气虚证诊断筛查,分析其年龄分布规律。以“脾主肌肉”理论为指导,提出脾虚状态下,下肢肌力的失衡,内收肌群为主的主动收缩带来的跌倒姿势改变可能是导致不同类型髋部骨折原因的设想。2.实验研究(1)采集一名正常男性志愿者的髋部CT影像资料,通过Mimics19.0及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建立髋部骨骼三维模型,导入Hypermesh 14.0软件中进行材料赋值及参数设置,建立髋部骨骼有限元模型。(2)以湖南大学汽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的肌肉模型为基础,添加人体肌肉特性曲线,建立具有主动响应的大腿内收肌模型。(3)肌肉有限元模型与志愿者髋部骨骼模型在Hypermesh 14.0软件中组配,模拟下肢肌力的失衡情况下,内收肌收缩带动股骨内收。(4)采集一名符合条件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部CT影像,通过Mimics19.0建立健侧股骨近端三维模型,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进行模型光顺等处理,导入Hypermesh 14.0软件中进行两种不同材料赋值及参数设置,设置边界条件及载荷,建立股骨近端有限元模型A。模拟内收肌收缩致股骨近端内收,Hypermesh 14.0设置内收角度5°,不改变其他模型参数,建立模型B,分别导入LS-DYNA软件中进行计算,观察两个模型的骨折起始部位及骨折线走向、模型Von-Mises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分别统计50-100岁的五个年龄段中的骨折数,采用卡方检验对骨折在不同年龄段发生情况进行差异检验,检验显示卡方值为18.712,P=0.001<0.01,说明不同年龄组间骨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股骨颈骨折主要发生在70-80年龄段,共49例(占37.4%),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发生在80-90年龄段,共63例(占45.99%)。股骨颈骨折50-79岁发生率高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同年龄段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80-100岁发生率高于股骨颈骨折同年龄段患者,卡方值为17.087,P<0.05;脾气虚证诊断筛查发现,在所有268例髋部骨折病人中,脾虚证存在较为普遍,其病例人数达201例,整体检出率为75%,同时脾虚证在各年龄段的检出率与年龄大小呈正相关;其中50-79岁年龄段中,共有脾虚证病例100例,检出率为65%;80-100岁年龄段中,符合脾虚证诊断人数为101例,检出率为89%,统计分析后卡方值为19.560,P<0.05。2.肌肉有限元模型与志愿者髋部骨骼模型组配运算后,成功模拟内收肌带动股骨内收。3.A、B模型在导入运算后,模型最大应力分布均集中于股骨颈内下方、小粗隆的上方、以及股骨干的内侧,在持续的载荷作用下,A模型在股骨颈内侧最早出现应力失效,最终形成GardenⅣ型骨折。B模型最早于小粗隆上方出现应力失效,最终形成A1.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论:1.肌肉主动响应模型具有良好的收缩特性,可以为各髋部功能肌群对髋部骨折影响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2.老年人在脾虚导致下肢肌力失衡情况下,跌倒应激后,内收肌群为主导的主动收缩带来的跌倒姿势的变化,可能是导致老年人跌倒后产生不同类型髋部骨折的重要原因。3.脾虚型的老年患者下肢肌力较弱,各功能肌群肌力失衡明显,平衡度较差,更易跌倒并产生髋部骨折,为老年髋部骨折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一种新思路。更多还原

关 键 词: [1160112]有限元分析法 [5393975]老年髋部骨折 断裂力学 肌肉主动响应

分 类 号: [R274.1]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魏春琴
作者 雷春斌
作者 高宇飞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
机构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机构 惠州学院体育系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