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基于数学属性偏序原理探讨《伤寒杂病论》寒温并用法证治规律

导  师: 刘敏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  要: 目的:寒温并用法的运用在临床上很是多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变快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临床上出现复杂病情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医,作为一项拥有独特优势的治疗手段,其传承与发展势必还是应当回归经典的再学习、再挖掘。《伤寒杂病论》成书近两千年,寒热错杂方剂则是张仲景对方剂学的一大创举。经过后世医家的进一步发展使其独具特色。因此如何建立在前人已经拥有的相应探讨运用的基础上,更好的加深对中医寒温并用法的研究及理解,为当今以强调全民健康的国民环境下,运用中医更好的养生保健、治疗错综复杂的临床疾病及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状况,甚至为危急重症的指导给予启示或参考,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今进入到数字化的大数据时代,以数学化的概念和层次为基础,将经典中运用寒温并用法的理论进行深一步的探讨,对于提高临床实用价值及经验指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未来提供一种前沿的思路。本课题利用属性偏序的数学原理,生成寒温并用的方剂下面对应的相关证治、方药群等方面的结构图,分析寒温并用方中主要属性与相应对象的网络关系之间,发现其中存在的复杂关系。其中包含类聚、弥散、层级次递等,为了清晰全面地概括寒温并用法中的证治规律与准则。方法:为了尊重原文的客观性、真实性,本研究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元代仿宋刻本《新编金匮方论》(邓珍本)为蓝本,构建可视性的知识库进行对仲景寒温并用法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以本着原著本身及本意的前提,参考相对公认性的名家及其注家的注解释义,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有涉及寒温并用的方剂进行整体全面的梳理、符合情理的子模版分割,用以探讨研究其中存在的客观基本规律、其中包含的证治、方药等方面,同时尽最大可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等其他方面启示性的知识。将《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各自符合标准的方剂收录整齐,以数据的方式分别录入MICROSOFT EXCEL中,其中包含方-症状、方-药(含药量及不含)等子表格,通过属性偏序的这一项数学原理转换成客观的对应结构图及模块图,再通过所需要呈现的内容分别进行分割,以便于进一步分析寒温并用法的病因病机用药等特点方面的异同。整理归纳证治群、方药群及量效群结构的知识点。结果:运用基于属性偏序图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寒温并用方其下的各个证型、治则、方药及量效方面的结构群及其不同结构间的属性和对象之间的关联,经过总体整理,得出以下结论:(一)寒温并用在症状表现为基础之上,1)寒热程度的辨识尤为重要,以心烦热为例,当热重于寒时,则应以清为主;寒多热少时,散寒为基本,急时当以回阳以救逆,寒热均有,难分伯仲则需温情并施,阴阳同调。2)寒热的虚实亦为重要辨别点,当随证治之。(二)寒温并用在于发病部分上各有不同的表现及结合。肺部可见表寒夹郁热、表寒而卫阳不足及热毒壅等之情况,则寒热当对应相应状况,遵循其道,有的放矢,表里内外之寒热可审;心肾病变,则以精神及体力等的变化为主要,具体分清实变,上下之寒热则明;肝当以顺为机要,行气化浊为本;脏腑之寒热交错,膀胱、小肠尤显,利水与通腑,择期对症;脾胃重在调和升降之用,中焦之寒热错杂可清。(三)寒温并用内在病机,有形与无形之邪,需要着重气、血、水与风寒湿之间的交互作用。(四)寒温并用万变不离六经之脏腑、经络、气化,辨之有经,处之有方。对《伤寒杂病论》寒温并用方药群研究得出:(1)寒热药的配伍,对于平调寒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麻黄石膏清表里,黄芩、黄连合干姜、半夏,斡旋中焦,栀子豆豉,上下得舒,故据药性、病发部位,择合适之方药及药物剂量,纠身体之偏倚。(2)单味药物特殊的选择是否有紧急,甘遂甘草识之清;本身禀质之不同,浆水等类提之当需顾护正气之盛衰。结论:本项研究的主要创新性在于运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的基本文献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用相对严密精简的形式概念分析法对《伤寒杂病论》这本中医经典著作中的寒温并用法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使原著原文以可视化更显生动的方式去显示与表达,在以全面整理并总结张仲景对寒温并用法的论述,探讨其中的病因、病机、证治及相应见解,以便于更加全面客观的多层面分析寒温并用法其中的方证、方药及其量效等相应关系,为治疗临床上面出现的常见病症及其他各种类型寒热错杂、病情复杂的情况给予相应参考及指示,同时也为传统的中医经典知识的继承、发扬和发现创新提供一项崭新的现代科技技术及具体的示范。更多还原

关 键 词: [7131486]《伤寒杂病论》 [6397367]寒温并用 属性偏序 知识探讨发现

分 类 号: [R222.2]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李庆真
作者 林志文
作者 楚恒体
作者 涂诗万
作者 黄亚萍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