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梁氏脾胃流派辨治痞满特点及健脾方四君子汤疗效机制

导  师: 黄穗平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  要: 目的:研究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辨治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经验,为国内外脾胃消化病科临床医师治疗痞满(FD)提供有益思路。对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代表治法益气健脾法的核心方剂四君子汤进行机制研究,揭示益气健脾法治疗痞满(FD)的分子机制,为中药作用机理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新靶点。方法:在文献综述部分,运用文献数据库检索联合查阅古籍,对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治疗痞满(FD)、FD发病机制的新进展以及中医药对胃肠平滑肌MLCK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进行回顾。在流派研究部分,对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第二代、第三代医家代表的门诊病案进行数据加工并建立起可供计算机数据挖掘的标准化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等算法对医案数据库进行挖掘,分析流派第二代传人黄穗平教授辨治痞满的证治特点,分析第三代传人代表陈延教授和张北平教授治疗痞满的用药特点,梳理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的发展脉络,总结流派治疗痞满(FD)的辨治思路和特色。在实验研究部分,对FD最常见证型脾虚证的模型大鼠以及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代表治法益气健脾法的核心方剂四君子汤干预后Calmodulin/MLCK信号通路的机制进行实验研究。运用碘乙酰胺灌服联合隔日进食、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进行脾虚证FD模型造模,给予中药四君子汤和西药莫沙比利治疗。给药结束后运用半固体胃排空法测定各组大鼠胃排空、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胃底体平滑肌Calmodulin和MLCK蛋白和转录水平变化。为了进一步验证动物实验结果,运用原代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从幼年SD大鼠胃底体平滑肌分离并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运用四君子汤药液对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干预,应用Western Blot法、RT-PCR法观察Calmodulin和MLCK蛋白和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从梁乃津教授开始,经过黄穗平教授、陈延教授、张北平教授等第二、第三代弟子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岭南地域特色,在脾胃病治疗上独具一格、疗效出色的学术理论和辨治方法。而FD在十二指肠炎症、肠道微生态等方面出现了较多新进展,可能成为FD发病机制研究的新突破点。中医药对胃肠平滑肌MLCK信号通路的研究仅有少数局部研究,或仅对胃窦和空肠进行研究,未有对近端胃平滑肌细胞内该通路的机制进行研究。流派研究结果表明,岭南梁氏流派医家共同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是痞满发生的核心病机,补益脾胃是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治疗痞满的治本之法,调畅气机是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治疗痞满的治标之法。治疗上,常用补益脾胃的药包括益气健脾的党参、白术、甘草、黄芪,温阳健脾的干姜,滋养胃阴的沙参、麦冬、玉竹等。因此,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医家常在四君子汤、理中汤、益胃汤的基础上加味治疗,常用方有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黄穗平教授的健脾理气方等。调畅脾胃升降气机,常用的治法有“升脾气”和“降胃气”。升脾气常用黄芪、升麻、柴胡、羌活等中药,常用处方包括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胃气不降最常用厚朴和半夏这两味药降胃气,这两味药除了能通降胃气,还有很好的燥湿化痰功效,针对岭南地区患者多痰湿特点非常适宜。调畅肝的气机,常用的治法为疏肝和胃、疏肝健脾等。对于肝胃不和以及脾虚湿阻化热的患者,部分岭南梁氏流派医家喜用小柴胡汤加减进行治疗。对肝郁脾虚之患者,喜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并且时刻顾护脾胃,一旦患者表现为脾虚为主,立刻停用寒凉药物,防止伤及脾胃正气。此外,梁氏流派医家喜用延胡索和郁金这两味中药,他们能行气止痛,调气分和血分之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脾虚证FD复合造模后,大鼠蜷缩、反应较迟钝、背毛枯槁,倦怠乏力、懒动、纳食减少,大便欠成形,体重较正常组明显减轻,符合脾虚证表现。造模后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模各组间体重无明显差异(P=0.391);大鼠进食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模各组间进食量无明显差异(P=0.569)。运用四君子汤和莫沙必利干预后,大鼠活动较前活跃,反应较前敏捷,大便恢复正常,四君子汤组大鼠平均体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莫沙必利组大鼠体重变化较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四君子汤组大鼠平均进食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四君子汤干预后大鼠胃排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莫沙必利组大鼠胃排空率与模型组相比亦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脾虚证FD大鼠胃底体平滑肌Calmodulin、MLCK蛋白表达量较空白组高,MLCK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01),但Calmodulin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386);四君子汤干预后,Calmodulin、MLCK表达均下降,MLCK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但Calmodulin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140)。莫沙必利干预组结果与四君子汤组相似,MLCK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Calmodulin未见显著差异(P=0.623)。脾虚证FD模型大鼠胃底体平滑肌MLCK mRNA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四君子汤干预后,MLCK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莫沙必利亦能使平滑肌MLCK mRNA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脾虚证FD大鼠Myosin ATP酶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四君子汤干预后,Myosin ATP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莫沙必利干预后ATP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四君子汤干预使大鼠胃底体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MLCK蛋白表达下降,并随四君子汤药液浓度增大呈剂量依赖,较高的四君子汤浓度(12 mg/mL、15 mg/mL)对MLCK表达下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4,0.0072)。而Calmodulin表达虽有所下降,但与空白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干预使大鼠胃底体SMCs MLCK mRNA表达下降,并随四君子汤药液浓度增大呈剂量依赖,较高的四君子汤浓度(12 mg/mL、15 mg/mL)对MLCK mRNA表达下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3,<0.0001)。结论: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从梁乃津教授开始,经过黄穗平教授、陈延教授、张北平教授等第二、第三代弟子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岭南地域特色,在脾胃病治疗上独具一格、疗效出色的学术理论和辨治方法。脾虚证FD存在MLCK信号通路的异常,四君子汤可通过调整该通路改善进食量和胃排空能力,降低MLCK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可能是其改善FD胃底容受舒张异常,缓解痞满、早饱等症状的机制。更多还原

关 键 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2916989]痞满 [2426830]四君子汤 [2906756]脾虚证

分 类 号: [R256.3]

领  域: []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对象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