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当代中国日常民器审美化研究——以厨房用品为中心

导  师: 储冬爱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本文以当下中国日常生活用品(简称民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审美学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日常民器展开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研究认为,当下中国日常民器遭遇了极端化的审美困境,或者华而不实,不能成器;或者迷失于工具理性,沦为无意味的工具。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人与器的疏离,不再“独具匠心”;二、民器形制的格式化,千篇一律,导致审美疲乏;三、器物疏于装饰,或过于繁复,或流于呆板,失去审美意趣。究其原因,既有偶然,也有必然。一方面,近代以来,机器化大生产席卷全球,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国内外的双重夹击;另一方面,建国初期激进的合作化运动,匠人与手工行业被“收编”,工艺传统日渐式微,而当代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与裹挟,传统手工艺终止濒危。以此为基础,文章进而提出了日常生活民器审美化的方向与路径。文章框架主要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等。第一章,当代中国日常厨房用品的工艺现状与特征,选取了杯具山寨始祖“富光”、实用主义的代表“茶花”塑料品、国内厨刀翘楚“阳江十八子”为典型个案,把脉当下中国厨房日用品所呈现的三大工艺“症候”。第二章,当代中国日常民器的审美困境,从匠心、器形、意蕴三方面对当代中国日常民间工艺展开深入剖析。第三章,中国当代日常民器审美困境探源,从历史与现实、纵向与横向双重维度考察中国手工艺传统式微乃至濒危的原因,这些偶然或必然的因素是当下应吸取的经验教训。第四章,当代中国日常民器审美化的方向与路径,基于传统与创新、实用与审美、科技与艺术相统一的原则,提出复兴匠人传统、重塑工匠精神、建立民器DNA传承机制、培养技术美学素养等具体建议。更多还原

关 键 词: 当代中国 日常民器 厨房用品 审美化研究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程芳
作者 冯炳文
作者 高伟红
作者 吕玉珊
作者 秦莹莹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广州美术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机构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