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中国气候外交的调整

导  师: 许梅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摘  要: 从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始,应对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在国际治理的热点,国际气候合作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前,中国对国际气候合作机制持怀疑态度,呈现保守被动的姿态。随着国际气候合作形势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不断增加,中国气候外交政策开始逐步调整。以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作为重要转折点,中国在会上一改以往低调的姿态,联合美国、印度等国抛出议案,主动发力,避免了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无果而终。此后,中国气候外交开始延续这样更加积极的姿态,日益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外交策略更加灵活务实,从对国际气候合作机制的怀疑者变为更加自信主动的参与者,并通过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和实施的一系列表现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成为了国际气候合作的重要引领者。从外部因素看,国际形势的发展要求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中国必须肩负起与自身地位相称的责任,既带来了持续增加的减排压力,也提供了中国气候外交调整的有利契机。从内部因素看,国内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倒逼中国调整发展思路,逐步走向绿色发展,更加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因此,中国气候外交的调整具有必然性。与此同时,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还临艰巨挑战,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双重身份要求中国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中国气候外交还需不断完善才能适应后巴黎协定时代的国际气候合作。

关 键 词: 国际气候合作 中国气候外交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巴黎协定

领  域: [] []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对象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