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以文·质理论分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日译本 ——以玄奘译本为中心

导  师: 杨晔;谭仁岸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般若类佛经中的经典,浓缩了大乘佛教空观思想的精华。《心经》类似于《金刚经》的概要,短小精干,意味深远。我们可用它来理解佛法,也可把它当成修行的法门,更可为求感应而虔心持诵。大部分对佛教或佛经感兴趣的人,一般会首先接触到《心经》,并加以背诵,达到拓宽心境,摒除烦恼的效果,进而体会其中驱烦增智的奥妙。因此,它的外文翻译显得至关重要。“文质之论”起源于中国古典的人论、文论,同时,也作为一种翻译理论贯穿于整个佛经翻译过程。“文质之论”不但与翻译方法有关,而且关系到翻译所涉言辞、文本风格等根本性的问题。就本质而言,文与质的概念,其内涵远超后来传入中国的直译与意译概念。在日本,《心经》目前只有一些民间流传的译本,而在日文翻译研究方面还少有相关著作。由于《心经》大约在660年传入日本,其版本是当时最为流行的玄奘译自梵文的中译本。在日本该版本尤为普及,颇受大众理解与接受。因此,笔者可在不会梵文的情况下对玄奘版本在日译方面的领域进行相关研究。笔者寻找了五位译者的日译本,对其中概念的译法,句型的拆解,利用在文质理论下总结出的宏观原则和微观原则(“‘五不翻’+注释”原则),进行分析、评论、并给出笔者自身见解。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日译以及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作出一份贡献。

关 键 词: 心经解释 文质之争 佛经翻译原则 固有名词 译文比较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徐丽萍
作者 赵楠楠
作者 张天建
作者 张文颐
作者 欧燕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