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ILC2s数量水平、IL-13水平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

导  师: 张涛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摘  要: 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AR)简称变应性鼻炎,是具有特应性体质的患者在接触变应原刺激后,引起的发生在鼻粘膜的,以体内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介导为特点的I型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变应性个体吸入变应原(主要为尘螨、花粉、真菌、宠物毛发等完全抗原,亦有如药物、化学制剂等半抗原),经气道粘膜中的APCs识别、提呈,促使Th2型炎症反应发生,引起鼻部痒感、喷嚏、鼻溢以及鼻粘膜充血、肿胀等症状。其中Ⅱ型炎症因子IL-4、5、13具有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增殖、分化、合成特异性IgE抗体,介导嗜酸性粒细胞分化、成熟、趋化等促进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是体内一种非T非B的淋巴细胞,是一种新型的隐性细胞系(lineage-)细胞,其合成产物以IL-5、IL-13为主,介导Ⅱ型免疫反应[1]。ILC2s在寄生虫感染、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建、内环境平衡中有着重要作用[2,3]。此前,对于ILC2s的认识提示ILC2s细胞及其产物与气道变应性疾病有关联,尤以哮喘为研究重点[4,5],但由于“同一气道”的概念普遍受到认同,对ILC2s的研究重心也逐渐关注上气道的其他疾病,如AR。目前,对于ILC2s在AR患者外周血中的数量是否增高,仍存在争议,且ILC2在鼻科领域的研究尚属少,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仍未有全面的报道。  因此,为了研究ILC2s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地位以及机制,本实验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2015年1月1日-2016年5月30日之间来本院就诊的AR患者和招募的志愿健康人群对照,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浆。实验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ILC2s在AR患者和健康人群的PBMC中的数量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C2s产物细胞因子IL-5、13在外周血中的表�

关 键 词: 变应性鼻炎 病理机制 型固有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刘延莹
作者 林琼崔
作者 麻晓鸽
作者 颜凯
作者 王雪芹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