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的中国形象构建研究

导  师: 杨魁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2015年韩国KBS电视台特别推出纪录片《超级中国》,共拍摄了七集内容,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人口与资源,这五个方面介绍中国发展现状。摄制组走遍美国、希腊、阿根廷、肯尼亚、越南等20多个国家,以政府官员、研究学者、企业家及普通民众的视野,观察中国为世界带来的改变。一时间受到中韩两国媒体、学界、民众的热议。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并借助叙事学研究方法,对《超级中国》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首先是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超级中国》中所讨论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人口与资源五个议题做出梳理,并建立框架,归纳出纪录片所塑造的双重中国形象:发展的中国与强权中国,回答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的问题。接着,分析《超级中国》的叙事人称、叙事视角与叙事结构,再借助电影学的方法研究《超级中国》的视听语言,通过对解说词与对白的有声语言以及长镜头与蒙太奇的镜头语言分析,以此来解构《超级中国》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以回答塑造中国形象“如何做”的问题。塑造异国形象的动机是为了满足塑造者的需求,而这个形象是否反映了事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本文的着力点在于探究《超级中国》塑造出双重中国形象的原因。本文立足于跨文化形象学的研究基础上,将让·马克·莫哈提出异国形象在建构时的“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两种形象作为思路切入点,再借助复旦大学林曦教授提出的关于“镜像”效应针对表达的四条原则:“想象动机污染”、“事实无涉”、“具体情境”和“主观置信”,以及涉及对西方国家建构“中国形象”的分析与阐释;“溢出”效应针对传递,含有“强权”、“形象差序”、“合谋”和“多元排除”四条原则,通过梳理韩中关系,韩日关系,以及韩国与西方的关系,来找出在2015年这个�

关 键 词: 超级中国 中国形象 对外传播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徐志兴
作者 姜璐
作者 廖迪冠
作者 谭红宇
作者 杨梦迪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机构 广州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