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耐氟喹诺酮类沙门菌染色体基因突变特征

导  师: 蒋红霞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

摘  要: 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可通过多种机制逐步获得。其中染色体上编码的拓扑异构酶 II和 I V的基因的突变以及多药外排泵 Acr AB-To lC外表达的增加是最常见的机制。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表型的获得及耐药水平与细菌染色体突变密切相关。本文首次对临床分离的动物源沙门菌进行不同环丙沙星耐药程度划分,调查不同耐药水平与染色体上药物作用靶位拓扑异构酶II和 IV的基因的突变及外排泵AcrAB基因及相关调控因子突变之间的联系。  根据对环丙沙星耐药水平不同,将2013-2016年间分离得到的171株沙门菌分为五个组,分别是敏感组(S,MICCIP≤0.03μg/mL),敏感性降低组(RS,MICCIP为0.06~0.5μg/mL),中介组(I, MICCIP为1~2μg/mL),耐药组( R, MICCIP为4~8μg/mL),高度耐药组(HR,MICCIP为≥16μg/mL)。171株菌中14(8.19%)株高度耐药,34株(19.88%)耐药,33株(19.30%)中介,70株(40.94%)敏感性降低,20株(11.70%)敏感。从每个组随机选取5-8株沙门菌,一共选取了32株沙门菌进行染色体突变的检测。利用 PCR的方法检测了这32株沙门菌的靶位基因( gyrA, gyrB, parC和 parE)和外排泵基因( acrAB和 tolC)相关调控因子(acrR,marRA,soxRS,ramRA)的突变情况。利用 RT-PCR的方法测定外排泵acrAB-tolC及其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所有敏感菌株(S组)靶位基因仅有 parC的57位发生了突变,外排泵调控基因发生4-10个突变;敏感性降低菌株(RS组)中,既有parC的57位的突变,也有gyrA的83或者87位单突变。值得注意的是,当环丙沙星MIC升高至0.25~0.5μg/mL时,菌株发生gyrA突变,而parC的57位的突变就消失了。外排泵调控基因突变个数减少,共发生5-6个突变;环丙沙星中介菌株(I组)只在靶位基因gyrA的83或者87位发生单突变,仅1株菌的外排泵调节基

关 键 词: 沙门菌 氟喹诺酮 靶位基因 外排泵调控基因

领  域: []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对象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