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China Pictorial封面中国人形象的视觉呈现

导  师: 杨凯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国家媒体一直以来肩负着国家对内、对外宣传的使命,期刊杂志作为其中一类重要的宣传媒体,其封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封面图片的选择标准上,人民画报社社长徐步曾说:“《人民画报》选择封面图片的标准有三点——亮丽夺目,耐人寻味,与众不同。这个标准讲究形式,注重内涵,也追求差异。”那么,作为《人民画报》外宣英文版本的China Pictorial,其人物类封面在上述标准之上呈现了怎样的中国人形象?具备了怎样的视觉传播特征?效果如何?本文选取China Pictorial1978-2016年的325张人物类封面作为研究对象,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探讨画报封面中国人形象的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详细考察封面人物的视觉呈现以及跨文化传播中的文本间性,为我国对外传播媒介的跨文化传播特点和传播功能的检验提供理论观照。此外,为了深入分析中国人形象在我国对外传播背景下的视觉呈现和演变情况,本文将人物封面置于我国对外传播的三个发展阶段中,试图透过人物形象变迁的表象,探寻其规律和背后的原因,为我国对外传播实践提供启示和参考。研究发现,“再现意义”视角下中国人形象的视觉呈现特征在三个阶段中分别表现为生动、固定和丰富,“互动意义”由“疏远”转变为“密切”再过度到“不疏不密”,“构图”的层次感和灵活性在1978-2016年间不断提升。综合各个阶段反映出的人物形象特质,笔者将中国人形象的整体变化情况总结为社会身份变迁、人物调性转变和女性性格改变三方面,并从政治、文化、科技等宏观社会层面,以及中观媒介层面和微观媒介工作者层面对人物形象的流变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另外,由于中国人形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对外传播观念的演变,因此,本文结合China Pictorial人物类封面在视觉呈现上的优点与不足

关 键 词: 多模态话语 中国人形象 中国画报 封面 对外传播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万智杰
作者 张雨峰
作者 朱月白
作者 吴影嫦
作者 李炳泉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