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活动量和气流运动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导  师: 高云飞; 翟永超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工业大学

摘  要: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使得人们对建筑环境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室内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较高活动量下人体热舒适的研究十分紧迫。与静坐办公不同,运动中人体体内新陈代谢率升高,各项生理参数有明显变化。同时体内蓄热增加,人体热平衡的需求使得对散热的需求也急剧增大。而基于稳态实验建立的PMV评价标准无法对高于4met活动水平下的热舒适进行准确判断。现有的对于热舒适的研究大多仍在关注静坐状态,对稳定运动的系统性研究寥寥无几。仅有的运动热舒适研究也多关注于瞬时热反应,同时气流影响下的热舒适也多针对静坐时的局部气流和动态气流,无法为较高活动水平下的室内运动场所设计提供参考。我国现行建筑环境热舒适标准都是依据国际通行标准制订的,不适合我国国情。因此本研究力图在不影响热舒适性的情况下改善室内运动人员的环境品质,提高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潜力。通过人工气候室实验和主观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室内中等强度运动状态下的人体热舒适和气流对运动热舒适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首先,实验结果发现,三种步速下新陈代谢率分别为3.0 met、3.6 met、4.9met,高出ISO中同水平下的标准值6%-7%。实验中各项生理参数随新陈代谢率升高而有显著提升,其中心率与新陈代谢相关性最强,根据所得方程模型可由心率测量值估算新陈代谢率。核心温度除走步4km/h工况中有轻微波动,在另两个工况中明显升高,结合蒸发散热量和皮肤湿润度的升高分析,人体蓄热的增强受活动量影响较大,而现有的散热量不足以抵消运动产热量,使中等强度运动人体处于热不平衡状态。其次,统计分析得出舒适温度随活动量的提高下降趋势明显,热感觉、热舒适与活动量相关性显著。受试者在经过60mins的稳定运动后,所得偏好温度分别为23.3、22.8和22.1℃,与实验初始温度26℃相比降低了2.7、3.2、3.9℃。同时发现,由于人体相对位移使对流换热系数增大、服装热阻降低,人体热感觉虽然随运动强度改变而增大,但热舒适与热可接受度均处于舒适范围。最后,研究发现气流对提高人体活动状态下的热舒适性有积极影响。对风速调控结果显示,受试者活动量越高,调节的风速越大。三种走步工况下相应的人体舒适温度相比无气流状态分别提高了1.6、1.3、1.5℃,升高幅度较大。无论有无调风,人体对气流的可接受度都较高,且气流对降低人体自身热感、提高舒适度效果明显,感知空气品质结果更好,降温和增加气流的期望也有明显下降。更多还原

关 键 词: 新陈代谢率 空气流动 [3278623]热舒适 [3269443]热感觉 个体控制

分 类 号: [TU111]

领  域: []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科技学院
机构 韶关学院体育学院体育系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