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论赫塔·米勒作品中的“故乡”概念——以《低地》《人是世上的大野鸡》《心兽》《独腿旅行的人》为例

导  师: 余杨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故乡”作为赫塔·米勒作品中的至关重要的概念,反复出现在其作品中。在传统意义上,“故乡”总是与“温暖”,“美好”,“庇护所”等意象紧密联系,而米勒作品中对“故乡”的刻画却往往集中展现其黑暗面。本文结合彼得·布利克勒(Peter Blickle)对“故乡”概念的阐释,关注“故乡”中的父权等级秩序,以及“故乡”中的道德败坏、虚伪的现象,对米勒的作品进行近文本分析。米勒曾经将“故乡”分为“村庄故乡”和“国家故乡”,因此本文根据这两个故乡概念,选取了米勒的四部作品进行分析,分别是:《低地》、《人是世上的大野鸡》、《心兽》和《独腿旅行的人》。其中《低地》和《人是世上的大野鸡》关注的是在“村庄故乡”中的故乡形象,而《心兽》则将视野转向“国家故乡”。在这三部作品中,米勒将等级、父权社会秩序以及故乡中人们的道貌岸然和道德败坏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村庄中各种乱伦、偷情、村民们对贿赂行为的缄默以及无处不在的暴力,朋友间的出卖和背叛以及女性和神父的性交易等等。通过对传统观念里的“故乡”概念的解构,得出传统意义上的故乡既不存在于“村庄故乡”中,也不存在于“国家故乡”中,那么是否存在于另一个国家中呢?《独腿旅行的人》则描述了一名女性由于在自己的家乡因被监视跟踪而不满,为了寻求安全感和慰藉,移民德国的故事,却发现自己到了异国依旧找不到归属感。本文根据这四篇小说,解构了传统意义上对“故乡”的理解,最后得出作为理想、安全的避风港的故乡其实是个虚幻的存在。最后结合米勒在《故乡即被言说的内容》一文中其对“故乡”的理解,阐明故乡和语言之间的联系,得出故乡并不存在于某个具体的地点,也不再存于被意识形态“污染”过的语言中,而可能存在于志同道合的�

关 键 词: 故乡 赫塔 米勒 父权秩序 女性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雷宇辉
作者 谢小灵
作者 郑智勇
作者 曾敏之
作者 赵彤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