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基于影像组学鉴别BorrmannⅣ型胃癌和原发性胃淋巴瘤的研究

导  师: 刘再毅

学科专业: J0207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南方医科大学

摘  要: 背景:胃癌和原发性胃淋巴瘤(PGL)是胃部最常见的两种恶性肿瘤,内镜和CT成像难以将其鉴别,尤其是Borrmann Ⅳ型胃癌与胃淋巴瘤的表现较为相似,诊断时容易混淆。然而,胃癌和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临床需探讨其他有效途径对其进行鉴别。近年来兴起的影像组学(radiomics)成为影像研究领域的热点,在疾病的分型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体现出重要价值,为鉴别胃癌和原发性胃淋巴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影像组学在鉴别Borrmann Ⅳ型胃癌与胃淋巴瘤方面的价值如何,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基于CT的影像组学方法在鉴别Borrmann Ⅳ型胃癌和原发性胃淋巴瘤方面的价值。方法: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0.81271569),该回顾性研究通过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GDREC2012020H)。本研究最终纳入确诊为Borrmann Ⅳ型胃癌患者40例及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30例,均具备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前的上腹部CT增强扫描图像。由两名在腹部影像诊断具有丰富经验的副主任医师独立评估CT图像的主观征象,包括胃壁蠕动性、胃周脂肪浸润情况、肾门平面以下肿大淋巴结及强化模式,并通Kappa检验评估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联合以上CT征象,构建基于CT主观征象的鉴别诊断模型。另外,两名医师对肿瘤进行手动分割,进而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共485个),并通过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筛选,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通过组间一致性检验(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比较两名测量者在影像组学评估上的可重复性。以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组间在年龄、影像组学标签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CT主观征象的差异。将单因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多元回归分析,构建联合诊断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曲线(ROC)检验CT主观征象模型、影像组学标签及联合诊断模型在诊断Borrmann Ⅳ型胃癌和原发性胃淋巴瘤中的诊断效能,参数包括: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七倍交叉验证法进行验证。各诊断模型间的诊断效能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Borrmann Ⅳ型胃癌和胃淋巴瘤两组患者在性别、胃壁蠕动性及强化模式、影像组学标签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P<0.01)。CT主观征象模型、影像组学标签、联合诊断模型的AUC值及95%CI(confidence interval)分别为 0.806(0.696-0.917)、0.886(0.809-0.963)和 0.903(0.831-0.975);敏感性分别为63.33%、86.67%和70%;特异性分别为95%、82.5%和100%;准确性分别为81.43%、84.29%和87.14%。CT主观征象模型的AUC值、敏感性及准确性均低于影像组学标签及联合诊断模型。影像组学标签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联合诊断模型的AUC值、准确性及特异性在三个模型中均最高。然而,三个诊断模型之间的AUC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T主观征象模型vs影像组学标签,P=0.188;CT主观征象模型vs联合诊断模型,P=0.051;影像组学标签vs联合诊断模型,P=0.422)。交叉验证后的AUC值进行两两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65-0.279)。结论:基于治疗前CT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可用于鉴别Borrmann Ⅳ型胃癌和原发性胃淋巴瘤。作为定量方法,影像组学分析对评估者的经验依赖性更小,且易于并入现有的影像工作流程,有望成为影像医师的重要辅助工具。更多还原

关 键 词: BorrmannⅣ型胃癌 [1238899]原发性胃淋巴瘤 [8317527]CT 影像组学 主观征象

分 类 号: [R735.2;R730.44]

领  域: [] []

相关作者

作者 王哲
作者 陈强
作者 苏沙丽
作者 吴敏
作者 李坚诚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