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基于四苯基乙烯发光液晶的合成、性能及结构研究

导  师: 余振强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

摘  要: 本文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液晶分子。选择以AIE活性发光基元为核,液晶基元或多烷氧基为端基,通过改变间隔基长度、侧链数目和端基种类实现分子自组装形成AIE型发光液晶分子。文中采用了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MS)鉴定了分子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稳态荧光光谱(PL)表征分子的光谱行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镜(POM)研究分子的相转变以及一维/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1D/2D-WAXD)确定液晶相结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成功合成了以四苯基乙烯(TPE)为发光核,氰基联苯为液晶基元,间隔基长度和侧链数不同的一系列分子,探究其发光行为、液晶性及力致变色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分子均具有AIE活性,但只有间隔基为12个碳长度时,连接侧链数为2和4的两个分子兼具液晶性和AIE特性,并且侧链数为4的分子能够自主装形成六方柱状相结构,在液晶相中发射较强的蓝绿色荧光,而侧链数为2的分子能自组装形成层状相结构,且液晶相发射较强的青绿色荧光。此外,间隔基为6个碳的三个分子和间隔基为12个碳且侧链数为2的分子经过力致变色现象研究,表明了结晶度的变化引起发光颜色的变化且过程是可逆的。2、设计并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以共轭程度比TPE更大的1,1,2,2-四(对苯乙炔苯基)乙烯为发光核,探究了其发光行为、液晶性及力致变色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端基为多烷氧基的分子,无论烷氧基链的长短都没有液晶性,但表现出了显著的AIE活性和力致变色室温下可逆自恢复的效应,且随着连接尾链长度的增加,自恢复速度越快,尾链长度为12个碳的分子研磨后可在25 s内自恢复。我们认为长的烷氧基尾链提供一个宽松的堆积环境,使分子容易发生堆积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分子发光颜色

关 键 词: 聚集诱导发光 四苯基乙烯 发光液晶

领  域: []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对象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