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武汉市校园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初探-以湖北大学为例

中文会议: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日期: 2017-09-06

会议地点: 中国台湾台中

主办单位: 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台湾气胶研究学会

出版日期: 2017-08-31

作  者: ; ;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  处: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

摘  要: 近年来,灰霾天气的频发使环境空气质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武汉市近三年空气质量的统计分析,发现武汉市的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其他主要污染物超标概率极低,并且细颗粒物污染严重现象在秋冬季节频发。因此,为了解武汉市高校校园空气质量,本文选取湖北大学为研究对象,在2014至2016年秋冬季节对大气细颗粒物进行采样,并对细颗粒物中的碳成分和可溶性阴离子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湖北大学细颗粒物浓度变化范围为41.25567.155μg×m-3。对比湖北大学校内监测值与武汉市环保局发布PM浓度,监测值多高于发布值,但两者浓度变化趋势相同。分析细颗粒物样品的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0.94、23.29μg·m,分别占PM质量浓度的22.78%、16.81%;且OC和EC的相关系数很高,表明它们来源单一。OC和EC的比值低于2,说明武汉市二次有机碳(SOC)生成量较低。进一步用公式对SOC进行估算,发现SOC的范围为8.6*10^-40.86μg·cm。进一步印证了湖北大学秋冬季OC主要来源于一次污染物。水溶性阴离子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可溶性阴离子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SO>NO>Cl>NO>F>Br,在2014年里,Br和F离子几乎是不存在的,2015年F离子开始出现,Br也开始出现但含量很低。

关 键 词: 细颗粒物 浓度 碳成分 水溶性离子

领  域: []

相关作者

作者 陈赵杰
作者 林达超
作者 李哲安
作者 苏桐
作者 苏艺龙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机构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