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现代中国文论转型的四种路向
Four Patterns of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作  者: (贺昌盛);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  处: 《中州学刊》 2017年第8期147-151,共5页

摘  要: 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基本样态是在晚清时期古今中西交会互生的情境中诞生并演进而来的,追溯其源头,大体可以概括为章太炎、刘师培、王国维和梁启超所代表的"人文、修辞、审美、社会"四种路向。这四种路向除了各自都有其或隐或显的延续之外,也与当下的"文化研究""形式理论""审美主义"及"社会批判"等文学理论取向,有着潜在的呼应与对接。重新发掘这些既有的资源,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The basic patterns of modem Chinese literature were shaped and developed from the mixture of ancient and modem Chi-nese and foreign since late Qing Dynasty. Tracing the source, it can be generalized as Humanity,Rhetoric,Aesthetics, and Society, which was respectively represented by Zhang Taiyan,Liu Shipei,Wang Guowei,and Liang Qichao. Besides their own obvious or ob-scure development,they potentially echoed ” culture research”,” formal theory”,” aesthetic doctrine”,and ” society criticism” which existed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ories. Re-exploring the existing value is undoubtedly instructiv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research.

关 键 词: 现代中国文论 文学 理论 转型

相关作者

作者 何洁茵
作者 段吉方
作者 李艳丰
作者 刘绍瑾
作者 黄慧君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秋实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伟导
作者 廖刚